來源:檢察日報
監獄巡回檢察改革后,派駐檢察室如何配備人員?在巡回檢察中發現司法工作人員涉嫌職務犯罪該如何處理?如何理解巡回檢察就是辦案?如何統籌運用巡回檢察四種方式?
巡回檢察試點工作開展一年來,各地檢察機關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部署要求,周密組織、注重協調,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隨著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一些具有共性的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
6月18日至19日召開的全國檢察機關全面推進監獄巡回檢察工作座談會,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展開深入研討并予以明確。
開展巡回檢察后,
派駐檢察派駐多少人、負責哪些工作?
巡回檢察改革后,監獄檢察實行“巡回+派駐”的檢察方式。與以往單純的派駐檢察相比,“巡回+派駐”模式下的派駐檢察在人員和職責上發生了變化。
雖然《人民檢察院監獄巡回檢察規定》(下稱《規定》)對派駐人員的數量和職責作出了原則規定,但各試點地區在實踐中對《規定》的理解各有不同。
這次會議明確,派駐監獄檢察室應當配備不少于一名檢察人員,檢察人員既可以是檢察官,也可以是檢察官助理;既可以是一名檢察人員,也可以是兩名以上檢察人員。
最高檢第五檢察廳負責人解釋說:“具體如何配備,各地應根據各自工作實際具體確定。”他說,刑事執行檢察人員充足的地方,可以在日常派駐的基礎上,組織其他刑事執行檢察人員開展巡回檢察;人員相對較少的地方,檢察室可以只保留一名檢察官助理,主要負責與監獄的日常聯絡。
對于派駐檢察人員的具體工作職責,會議明確應當與配備檢察人員的數量和身份相適應。具體而言,如果配備一名檢察官助理,其工作職責主要是為巡回檢察做好與監獄的日常聯絡工作;如果配備兩名以上檢察人員且包含檢察官,其派駐檢察的職責可以豐富為司法辦案,比如辦理服刑人員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下稱減假暫案件)等。
巡回檢察發現
涉嫌職務犯罪線索后怎么辦?
隨著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深化,監察法明確職務犯罪由監委調查。同時,修改后刑事訴訟法也明確:“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那么,在巡回檢察中,檢察人員發現司法工作人員涉嫌職務犯罪線索后,該如何處理?
按照《規定》,檢察機關在巡回檢察中發現司法工作人員涉嫌利用職權實施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犯罪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依法辦理;發現司法工作人員涉嫌其他職務犯罪線索的,應當依法移送監委處理。
不過,對于如何依法辦理和如何移送監委,《規定》尚未具體明確。
這次會議認為,由于巡回檢察的方式和實施主體不同,巡回檢察發現違法犯罪的辦理和移送也將有所區別。
這名負責人表示,對于檢察機關具有管轄權的問題線索,如果由市級檢察院在巡回檢察中發現,應由本地檢察院依法處理;如果由省級檢察院發現,一般應交給對被巡回檢察的監獄負有監督職責的市級檢察院按規定辦理;對于不屬于檢察機關管轄的問題線索,可以由負責組織開展巡回檢察的檢察院移送同級紀委監委依法處理。
除職務犯罪案件,會議也回應了由誰來辦理減假暫案件的問題。
目前,一些檢察機關的減假暫案件仍由派駐檢察人員辦理,也有些檢察機關設立了專門的巡回檢察組辦理減假暫案件。會議認為,這兩種方式各有優勢,各地可根據實際靈活掌握。
如何理解巡回檢察就是辦案?
最高檢黨組和張軍檢察長明確提出,巡回檢察也是辦案。
這次會議強調,巡回檢察是辦案方式的重大創新。“巡回檢察實質上是一個辦案環節,巡回檢察本身就是辦案活動。”該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說,檢察機關通過開展巡回檢察,集中人員力量針對監獄執法活動的某個或多個方面,有針對性開展檢察工作,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匯總分析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對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或違法問題,通過提出檢察建議等方式監督糾正,督促監獄落實整改到位,促進監獄規范執法,這個過程就是在辦案。
會議透露,為推進巡回檢察辦案,最高檢組織全國刑事執行業務專家研發了統一業務應用系統2.0巡回檢察辦案模塊,并正在組織巡回檢察典型案件評選,進一步規范巡回檢察案件辦理。
如何靈活統籌運用四種巡回檢察方式?
根據巡回檢察的內容和實施主體不同,最高檢明確了巡回檢察的四種基本方式,分別是常規、專門、機動和交叉巡回檢察。其中,常規、專門和機動巡回檢察一般由對監獄負有監督職責的檢察院組織,交叉巡回檢察一般由省級檢察院組織。
根據最高檢第五檢察廳調研掌握的情況,一些地方在試點過程中存在開展巡回檢察頻次過高、方式相對單一的問題,影響監督效果。
會議明確,要根據上述幾種方式各自的特點和優勢,靈活安排,互為補充,壓茬推進,系統推進,下輪巡回對上輪發現問題銷號式跟進,倒逼巡回責任落實,提高監督質效。
(文字:徐盈雁 編輯:胡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