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規律解釋:為什么有人能快速致富,有人卻“窮盡一生”?》【屠龍有術(陳旭)社會學1099】
作者:陳旭
有人問:
為什么有人能快速致富,有人卻“窮盡一生”?
關于這個問題,是這樣的……
只要學過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就會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優勝劣汰”這個道理。
生物的遺傳變異,繁衍和滅絕。
歷史上,很多生物滅絕了。
最近七億年以來大規模的集群滅絕至少出現過九次之多,其中最大規模的集群滅絕出現過兩次。
根據遺傳變異學說理論,生物的遺傳基因會發生各種變異,而地球的環境也會變化。
生物的遺傳是有規律的,兒子直接繼承父母的基因……
但是,生物的遺傳基因變異,是沒有規律的,甚至可以說是“方向混亂的變異”,各個方向的變異都會發生,但最終只有極少數變異“恰好能適應環境”,說白了就是碰巧能適應環境。
大部分遺傳基因的變異不適應地球環境,所以“持有那些不適應地球環境的基因變異”的生物,基本都不斷死亡,消失了。
當地球環境發生變化,但是某個生物種群的基因遺傳沒有及時發生有利于生存的基因變異,某個生物種群就會滅絕。
(陳旭按:想一下,1979年改革開放之后,那些沒有及時適應環境去做生意,而是進廠打工的人,現在是什么下場?他們以及他們的后代,統統淪落為窮人階層。)
生物種族發生滅絕,主要是地球氣候環境發生變化之后,生物不適應環境造成的。
而那些眾多遺傳變異中,少數變異“恰好有利益生存”,持有這種“有利益生存的優勢變異”的生物,就興旺發達的繁衍下來。
不適應新環境的生物滅絕了。
“持有有利于生存的優勢變異的生物”,他們能適應新環境,活了下來,最終進化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人類的遺傳變異,繁衍和滅絕。
古代人類也分為很多種,智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等,很多種……
最終“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等人類都滅絕了,只剩下智人活了下來,智人就是我們所有現代人的祖先。
原因就在于,智人,也就是現代人類的祖先,遺傳基因發生了有利于生存的變異,而其他人類“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被自然環境淘汰了。
所以,生物不適應環境,就會滅絕。
思想的遺傳變異,繁衍和滅絕。
與“生物不適應環境,就會滅絕”的道理類似……同樣的道理,當人類社會發展進入信息時代……
人們的思想,也跟古代的生物一樣……
人類的思想,也是各個方向都有,各種看法都有,但絕大多數“人類的思想”都不能適應人類社會,這些“持有不能適應社會的觀點和看法的人”,由于他們的思想不能適應現代社會,于是就被逐漸淘汰,淪落到社會底層,變成了窮人。
由于人的想法不是固定不變的,人類的思想是會發生變化的。
多數人墨守成規,固守“落后的,過時的,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生存方式”的思想的人,就會繼續成為窮人……
窮人的后代也會從父母身上學到這種過時的,落后的窮人觀念,繼續不能適應社會,無法獲得充足的生活資料,也就是無法獲得足夠的財富,導致他們娶不起老婆,無法繁衍后代,最終就“和平的滅絕了”。
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絕后”了。
這本質是一種生存競爭,跟生物滅絕是一個道理。
社會不同階層的遺傳變異,繁衍和滅絕。
自然界,每天都有各種生物不能適應環境滅絕。
人類社會,每天都有大量的人不能適應社會環境,導致無法積累賴以生存和繁殖必須的財富,無法娶妻生子,導致窮人絕后,也就是窮人的滅絕。
有些人的思想變化方向,“恰好符合社會發展方向”,于是他們就賺取了大量的財富,有了財富,就能繁衍更多后代。這些人把自己能發財致富的思想,一代一代復制傳遞下去,最后就形成了古代那些世家大族,或者傳了多少代的地主家庭。
所以我們才會有社會新聞,某著名導演生了七個葫蘆娃,被罰款700萬的事情。
14億人,就有14億種對社會和人生的不同觀點和看法。
如果把這14億人,14億種不同的對社會人生的觀點看法分類,我們就會發現,社會底層的觀點大同小異基本一致;社會中層的觀點也大同小異基本一致;社會上層的觀點也大同小異基本一致。
其實啊,社會底層的思想,就是那些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處于被淘汰狀態中的思想。
社會中層的思想,是比較符合社會現實的思想;而社會上層的思想,就是完全符合社會真相的思想。
那些持有“不能適應社會現實的思想”的人,完全不懂社會規律,無法適應社會競爭,無法積累財富,就成為窮人;
持有“比較適應社會現實的思想”的人,相對能利用社會規律,適應社會競爭,積累了相對較多的財富,就成為了中產階級;
而那些持有“完全符合社會現實的思想”的人,利用社會規律積累了大規模的財富,成為了權貴富豪。
也就是說,14億人,有14一種不同的思想,按照相似度劃分,可以劃分為上等階層,中等階層,下等階層三類思想體系。
而這三類思想體系,對應社會中“上中下”三種不同的財富獲得數量。
持有上等階層思想的人,在社會中,能兌現和獲得大量的財富。
持有中等階層思想的人,在社會中,能兌現和獲得中等程度的財富。
持有下等階層思想的人,只能獲得勉強糊口,維持生命,連繁殖后代都很困難的,只能兌現和獲得極少的財富。
每一種思想,對應著未來,能獲得財富數量的多少。
窮人的思想,在未來能兌現的財富最少,所以站在生存競爭的角度看,窮人思想是一種“劣質,低效率”的思想。
窮人和富人的遺傳變異,繁衍和滅絕。
補充完上述背景知識之后,陳旭現在言歸正傳:
例如,陳旭爺爺外公都是解放前的地主資本家,我父母都是地主資本家后代,我是地主資本家的孫子輩……
所以你看,我現在就是別墅業主,大部分人一輩子只能按揭買一套房子,而我有好幾套房子……
雖然本文作者陳旭小時候家里很窮,也是窮人。
但是因為我家解放前是地主資本家家庭,持有中上層社會的思想觀念,我有機會獲得這個富人階層的思想觀念。
這個“中上層社會的富人思想觀念”傳給了我,我拿去社會中兌現財富,就容易的多。
而其他窮人,雖然十幾年前跟陳旭一樣,都是窮人。
但是其他窮人的父母也是窮人,他們的爺爺外公也是窮人,所以這些窮人后代沒有機會像陳旭一樣“獲得上層中層的思想觀念”,導致他們不知道如何賺錢,只能世代受窮了。
為什么有人能快速致富,有人卻“窮盡一生”?
陳旭的答案是:
那些快速致富的人,是從父母或者朋友,上司,老板那里,獲得了上等階層的富人思想……由于他們持有的是“社會上等,中等階層”的思想,這種思想能在社會中快速兌現大量財富,所以,這些人賺錢很容易,能快速致富。
那些“窮盡一生”也不能發財致富的人,是因為他們持有的是“社會下層”的思想,這種社會下層的思想,在社會中只能兌現極少的財富,所以他們窮盡一生,也無法發財。
道理很簡單,用富豪的思想觀點,去賺錢很容易;而乞丐的想法,只能導致一輩子討飯。
這就是社會,這就是人生。
——陳旭2019.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