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木子
這兩天,馮紹峰在接受一個采訪時提到了剛剛產后28天的妻子趙麗穎。
他說:「麗穎變得沒那么堅強了,經常在深夜里痛哭,如果哄不好孩子,她也會一起哭。」
看到這條采訪心里滿是感慨,那個當初拍戲時跌下馬摔傷脊椎都沒掉淚的姑娘,卻在產后的一個又一個夜里獨自流眼淚。
想想就讓人心疼!
可在這條新聞下面,讓人心寒的是,很多人留言說:「這也太矯情了!」
就連馮紹峰本人都表示困惑:「覺得穎寶沒有以前堅強了。」
可是,作為一個母親的心酸,他們根本想象不到。
之前有一個視頻刷屏網絡《我見過凌晨三點的北京,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象不到的心酸》,感動了好多人。
然而身為一個母親,她們不止看到過凌晨三點的北京,她們更是看到過凌晨1點、2點、4點、5點的北京、廣州、上海……
00:38分的北京
00:38分的上海
00:38分的深圳
對于別人來說的偶然一次加班熬夜,老母親早就習以為常。
張歆藝產后曾曬過這樣一張鬧鈴圖:
一天24個小時,永遠在待命。而這只是泵奶的鬧鐘,如果中途寶寶醒了要喝她還得爬起來喂奶。
對于每一個喂奶的母親來說,她們從沒有睡過一個整覺。別人的白天是她們的白天,別人的黑夜還是她們的白天。
睡不了覺就算了,更讓她們難以忍受的是產后宮縮的痛苦,漲奶的折磨。曾經有一位母親產后23天發了一個帖子讓好多媽媽們感同身受,心有戚戚。
@北美吐槽君
傷口撕裂,下體腫大,惡露排不干凈,子宮易脫垂……隔著屏幕都感到生疼。
如果說生產是十級雷擊,讓你疼痛到麻木;那產后疼痛簡直就像鈍刀子割肉,讓你難受到清醒。
還有人說,出了月子就好了。可出了月子,老母親的崩潰才剛剛開始。
我當時坐完月子之后,婆婆就回去了,留我一個人和兒子面面相覷。他簡直就是上天專門派來勞母筋骨,餓母體膚的魔星,一刻都不讓我閑著。
這邊剛放下想吃個飯,那邊就開始鬼哭狼嚎,我只能一邊掀起衣服喂他奶,一邊往嘴里塞飯。猛地一抬頭從反光的鏡子里瞥見自己狼狽的樣子,眼淚刷地一下就冒出來,一邊哭一邊想:「我怎么會變成這樣?」
兒子一到晚上就精神,吵得老公睡不著,時間一久他也開始不耐煩,沖我抱怨:「你能不能出去哄,我明天還得上班呢!」
我一個人抱著孩子坐在客廳看著窗外一片漆黑的夜,失聲痛哭。一邊哭還一邊罵自己:
「你有什么好哭的?
有個胖兒子!
你老公有時候還知道幫你喂個奶!
人家天天上班那么累,你不就帶個孩子嗎?」
可是,越哭越委屈!什么叫不就帶個孩子?
帶孩子一點都不比上班輕松好嗎?有本事你也帶個孩子試試啊!
生理上的疼痛媽媽們尚且可以忍受,而真正令她們心累的就是精神上的疲憊,是自己的心情不被理解。
有一個網友也說:
當年她生完孩子之后,每天夜里凌晨三點都會醒過來,因為從生完孩子之后她再也憋不住尿。上完廁所之后睡意全無,一邊聽著老公震天的呼嚕,一邊拿擠奶器擠奶,看看自己肚子上的贅肉和滿是咬痕的奶頭,想著未來一無邊際兵荒馬亂的生活淚流滿面。
太扎心了!
產后一年是母親最艱難的一段日子。由于產后體內激素的變化,對新生兒的不知所措,還要面對一地雞毛的生活,媽媽們的情緒都會發生劇烈變化。
中國精神科研究協會曾做過這樣一個調查,高達80%的媽媽都曾有產后抑郁的傾向,其中接近1/3的人被確診為產后抑郁。而因為產后抑郁自殺的人更不在少數。
然而,在媽媽們瀕臨崩潰的時候,身邊的老公卻藏了起來,留妻子一個人與抑郁作戰,甚至把她們的情緒發泄解讀為矯情。在短片《看見產后抑郁:丈夫無法逃避的真相》中,老公只知道吐槽自己工作不容易,根本不懂妻子的痛苦。
甚至在妻子抑郁到離死亡那么近的時候,都一無所知。
都說為母則剛,可有時真的不是女人不堅強,是生活給予了她們太多暴擊,哪怕全盤接受也有消化不了的時候。
她們也會無助,會崩潰,可能一句話,一個沒扶起的掃帚,一盤放涼的菜,不用什么大事,就這一根根稻草就能壓垮她們,這世上恐怕沒有一個女人沒在深夜痛哭過。
然而不止產后抑郁的精神折磨,最讓媽媽心寒的是自己一邊付出,一邊被辜負。
日劇《不完美的丈夫》有這樣一個橋段:
女主的男上司約女主吃飯,跟她吐槽:養孩子真的太不容易了,吵得我晚上睡眠不足。
女主很驚訝地問:您是自己給孩子泡奶粉嗎?
男上司不以為然地說:孩子他媽喂母乳,有時候我被吵醒,一睜眼看見妻子從衣服里掏出乳房,我就覺得反胃,我已經感覺不到她身上的女人味了,對她一點興趣都沒有。
不僅如此,男上司還對著下屬說著曖昧的話:像你這么清秀有女人味的姑娘真是不多了,你這段時間對我有什么感受呢?不用顧念什么前輩,有婦之夫,你就當喝醉了大膽說出來。
說實話,看到這里,我沒忍住罵了出來:這男人太惡心了。他不僅從來沒有幫妻子看過孩子,做過家務,還在外面詆毀抱怨妻子不夠女人味,甚至還想勾引女下屬來段婚外情?
那妻子對他來說是什么呢?是一個簡單的生育機器,還是一個24小時全年無休的免費保姆?從他的言語里不難看出對妻子的蔑視,和對自己享受一切便利生活的理所當然。
而諸如此類的男人不勝枚舉,曾有網友在網上大放厥詞地說:我月薪2萬,歧視家庭婦女怎么了。
可是,你真的了解家庭婦女嗎?你不知道她們咬牙吞下了多少苦澀和心酸。
媽媽連上個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剛坐上馬桶,孩子就在外面哭著敲門,媽媽只能無奈地把孩子抱起來;
好不容易等孩子睡著了,有時間吃口冰涼的飯,那邊孩子又醒了,媽媽只能一手抱娃,一手拼命往嘴里塞;
因為長時間抱孩子,手腕扭傷了,可貼上膏藥還是要繼續抱;
自從當了媽媽,衣服上就沒少了臟污,在外面有人指指點點,她只能尷尬地捂住……
孩子生病了,丈夫卻在外面和狐朋狗友應酬,媽媽只能一個人抱著孩子上醫院掛號,排隊,檢查;到了凌晨折騰完,那邊卻收到丈夫的短信說:我今天不回家了。
媽媽捧著手機抱頭大哭……
曾經有人做過調查,一個有三歲寶寶的三口之家,一個媽媽的工作量相當于聘請了一個保姆,一個專職司機,一個幼兒教師,一個保潔阿姨,而如果把這些費用算起來,一個媽媽的年薪高達15萬元。
怪不得有人說:老母親的崩潰,三小時一次。
她們不僅要照顧一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孩子,還要伺候另一個自理半廢人狀態的老公,更要承受產后抑郁的折磨……
而最艱難的,不是刷不完的碗,拖不完的地,搗蛋的熊孩子,而是不被丈夫理解,甚至背叛。
想想就心酸。
孩子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任務,而是兩個人的責任。
每一個產后崩潰的媽媽都需要有一個人堅定地陪著她。
就像張智霖之于袁詠儀,耐心地等她哭完,陪她說話,聽她的不滿,自己不斷改正;
就像買超之于張嘉倪,主動幫忙照顧孩子,幫妻子洗碗,晾衣服,減少自己應酬的時間,不讓她覺得自己被拋棄……
特別喜歡李安說的一句話:
我做了人家的先生,不代表說我可以很自然地得到她的尊敬,男人想得到尊敬,必須靠尊重、珍惜妻子的付出賺來的。
因為每一對夫妻走到最后,靠的是彼此扶持,共擔風雨,抱團取暖,而不是留她一人對抗一地雞毛和滿屋風霜。
樹葉不是一天變黃的,人心也不是一天變涼的,最后,她心累了,倦了,可能就再也回不了頭了。
-End-
作者:李木子,自由撰稿人,文學系畢業研究生,研究育兒教育,兒童繪本,與孩子一起成長。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公眾號又改版了,怕你們找不到凱叔
建議大家將「凱叔講故事」設為星標
(安卓用戶可設置為「置頂」)
↓↓↓
家有0-3歲寶寶,關注這個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