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產繼承制度中,遺囑的效力是最高的,在立有合法有效的遺囑時,應當按照遺囑的內容進行財產繼承;同時法律對各種形式的遺囑規定了相應的生效條件,立遺囑的人如果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識,在書寫遺囑時,很可能因為一個不經意的疏忽,甚至出現遺囑中少寫幾個字,結果導致未來的財產繼承完全背離自己的真實意愿,并且給活著的人留下永遠的傷痛。
根據司法案例,2015年5月,老王與前妻離婚后,通過某電視臺的相親節目,結識了同樣有著離婚經歷的李女士,兩人交往半年后登記結婚。老王有一套使用工齡以較低價格購買的公房,作為再婚的夫妻,由于家庭關系相對復雜,老王擔心未來因為自己名下的房產發生糾紛,于是親自書寫了一份遺囑,要把自己的房子留給與前妻生的兒子小明。遺囑的內容為:兒子小明一家四口在外租房,生活不富裕,在我去世后我的房子留給兒子小明。老王在遺囑中注明立遺囑的日期為2015年5月,并在遺囑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立下遺囑后,老王將遺囑交給兒子小明保管。2017年10月,老王突發心臟病去世,小明拿出父親留下的遺囑,去公證處辦理繼承權公證時,遭到繼母李女士的反對,李女士認為,該遺囑中沒有寫明遺囑到底是哪一天立的,并且遺囑內容表達不清楚,遺囑中的“留給兒子小明”并沒有明確表示是將房子的產權送給小明,因此該遺囑是無效,自己應當繼承房子一半的產權。雙方為此起訴到法院。法院會支持哪一方呢?
律師提示,法院經過審理后認為,小明向法庭提供的遺囑中,沒有注明訂立遺囑的具體日期,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自書遺囑的要求,因此該遺囑屬于無效遺囑,老王留下的房產,應按照法定繼承來處理,也就是由老王的法定繼承人兒子小明與再婚妻子李女士,各自繼承房子的一半產權。目前大部分的司法判例,傾向于沒有完整注明日期的遺囑無效。
法律規定,遺囑應當以最后一份公證遺囑為準,沒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后一份遺囑為準。因此,立遺囑的方式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作為自書遺囑,為了體現立遺囑人對于遺產處理的真實意愿,除了應當由立遺囑人本人親自書寫遺囑并在遺囑中簽名外,必須在遺囑中完整地注明立遺囑的年月日。必須注意的是,注明訂立遺囑的具體時間,是法律明確要求的,否則遺囑將會被判定無效。
本案例的判決結果,可能會讓大多數人有崩潰的感覺。其實,法律規定的本意在于,在遺囑繼承中,必須保證立遺囑人自由處理自己財產的權利,也就是立遺囑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隨時改變所立的遺囑。
在本案例中,小明出具的遺囑,屬于法律上的自書遺囑,立遺囑人老王沒有注明訂立遺囑的具體年月日,也就是在遺囑中少寫了兩個字,導致遺囑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要求,因此法官不予認可遺囑的效力,原本想留給自己兒子的房產,結果在遺產分割時卻被一分為二。
律師建議,根據司法統計,在遺囑糾紛中,大約有30%的遺囑,因存在缺陷而被法院判決部分無效甚至全部無效,其中部分無效的占14%,全部無效的占16%。在無效遺囑中,遺囑書寫的形式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占18%;遺囑意思含糊不清的占18%。因此,當事人在訂立遺囑時,應當掌握一點法律常識,按照法律的要求正確書寫遺囑,以免因為立遺囑時過于隨意的一個小瑕疵,導致原本以為了卻心愿的事情最終化為泡影。
法條檢索:
1.《繼承法》(1985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17條: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后,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第20條 :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
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
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85年9月11日)
42.遺囑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數份內容相抵觸的遺囑,其中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后所立公證遺囑為準;沒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后所立的遺囑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