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綜述正文格式:
一、一級
1. 二
標題(用黑體小三號)
級
1) 三
標題(黑體小四號)
級
(除各級標題外,正文采用宋體小四號,行距設置為 1.25 倍)
標題(宋體小四號)
(圖、表和公式等要求和畢業論文相同)
應該如何撰寫文獻綜述?
一篇好的文獻綜述既要求高屋建瓴,又要腳踏實地;既探頣索隱,又如醍醐
灌頂。文獻綜述顧名思義由“綜”和“述”組成。前半部分的“綜”不算太難,根據所查
閱大量的文獻進行綜合的歸類、提煉、概括即可做到的話。后半部分的評“述”與
分析則是一篇“綜述”質量高下的分界線,這需要融入作者自己理論水平、專業基
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對問題進行合情合理的剖析基礎上,提出自
己獨特的見解。
一、什么是文獻綜述
1、文獻綜述的概念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學科、專業或專題的大量文獻進行整理篩選、分析研究和
綜合提煉而成的一種學術論文, 是高度濃縮的文獻產品。根據其涉及的內容范
圍不同,綜述可分為綜合性綜述和專題性綜述兩種類型。所謂綜合性綜述是以一
個學科或專業為對象,而專題性綜述則是以一個論題為對象的。
文獻綜述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歷史現狀、最新進
展、學術見解和建議,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
原理和新技術等等。文獻綜述是針對某一研究領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經做了哪些
工作,進展到何程度,要求對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動態、前沿性問題做出較詳細的
綜述,并提供參考文獻。(作者一般不在其中發表個人見解和建議,也不做任何
評論,只是客觀概括地反映事實)???。 綜述應有作者的觀點,否則就不
成為綜述。
2、文獻綜述的作用
文獻綜述在于高度濃縮了幾十篇甚至上百篇散亂無序的同類文獻之成果與
存在問題或爭論焦點,對其進行了歸納整理,使之達到了條理化和系統化的程度。
它不僅為科研工作者完成科研工作的前期勞動節省了用于查閱分折文獻的大量
寶貴時間,而且還非常有助于科研人員借鑒他人成果、把握主攻方向以及領導者
進行科學決策。
3、要求同學們學寫綜述的意義
1) 通過搜集文獻資料過程,可進一步熟悉文獻的查找方法和資料的積累
方法,在查找的過程中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
2) 查找文獻資料、寫文獻綜述是科研選題的第一步,因此學習文獻綜述
的撰寫也是為今后科研活動打基礎的過程;3) 通過綜述的寫作過程,能提高歸納、分析、綜合能力,有利于獨立工
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文獻綜述的選題與文獻資料的搜集
(一)選題原則
1.結合所學知識選自己專長的或有基礎的題目,否則難以寫出水平較高的
綜述。
2.根據所占有文獻資料的質和量選題。
3.選題一定要能反映出新的學科矛盾的焦點、新成果、新動向。
4.題目不宜過大、范圍不宜過寬。這樣查閱文獻的數量相對較小,撰寫時
易于歸納整理,否則,題目選得過大,查閱文獻花費的時間太多,影響實習,而
且歸納整理困難,最后寫出的綜述大題小作或是文不對題。
(二)文獻資料的搜集
1、文獻資料的搜集途徑
(1)利用有關的檢索工具(包括目錄、文摘和索引等)搜集文獻資料。
(2)利用國際聯機檢索系統搜集文獻資料。
(3)利用原始文獻(包括專業期刊、科技報告、專利文獻、學位論文、會
議文獻、專著和標準等)搜集文獻資料。
(4)利用三次文獻(包括綜述、述評、百科全書、年鑒和手冊等)搜集文
獻資料。
(5)通過 Interent 網和光盤數據庫搜集文獻資料。
一種是根據自己所選定的題目,查找內容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遠)期刊,
再按照文獻后面的參考文獻,去收集原始資料。這樣“滾雪球”式的查找文獻法就
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獻。
另一種是通過檢索工具書查閱文獻,常用的檢索工具書有文摘和索引類期刊
此外,在平時工作學習中,隨時積累,做好讀書文摘或筆記,以備用時查找,
可起到拾遺補缺作用。
2、文獻資料的搜集方法
將文獻資料儲存在大腦中或其他載體上形成不時取用的“資料庫”的過程稱
作文獻資料搜集法。它包括閱讀法、剪報法、筆記法和現代化技術存貯法(如復
印、電腦存貯、光盤存貯等) 。
三、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
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
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
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部分具體格式:前言、主題部分、總結部分及參考文獻。
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再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作。
(一) 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
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
輪廓。用 200~300 字的篇幅即可。 前言部分要寫清:
(1)首先要說明寫作的目的。
(2)有關概念的定義。
(3)規定綜述的范圍,包括:“專題涉及的學科范圍”,綜述范圍切忌過寬、
過雜,“時間范圍”,(必須聲明引用文獻起止的年份?)。
(4)扼要說明有關問題的現況或爭論焦點,引出所寫綜述的核心主題,這是
廣大讀者最關心而又感興趣的,也是寫作綜述的主線。
(二) 主題部分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
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
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
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
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三) 總結部分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
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四)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
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
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
內容準確無誤。
四、注意事項
由于文獻綜述的特點,致使它的寫作既不同于“讀書筆記”“讀書報告”,也不
同于一般的科研論文。因此,在撰寫文獻綜述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 搜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
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多綜述的,甚至寫出的文章根
本不成為綜述。
2. 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
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
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3. 要圍繞主題對文獻的各種觀點作比較分析,不要教科書式地將有關的理
論和學派觀點簡要地匯總陳述一遍。
4. 文獻綜述在邏輯上要合理,即(做到由遠而近先引用關系較遠的文獻,
最后才是關聯最密切的文獻???)。
5. 評述(特別是批評前人不足時)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對原作者論點的
誤解),不要貶低別人抬高自己,不能從二手材料來判定原作者的“錯誤”。
6. 文獻綜述結果要說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襯托出作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
理論價值。
7. 采用了文獻中的觀點和內容應注明來源,模型、圖表、數據應注明出處,
不要含糊不清。8. 文獻綜述最后要有簡要總結,表明前人為該領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礎。
9. 所有提到的參考文獻都應和所研究問題直接相關。
10. 文獻綜述所用的文獻,應主要選自學術期刊或學術會議
11. 所引用的文獻應是親自讀過的原著全文,不可只根據摘要即加以引用,
更不能引用由文獻引用的內容而并末見到被引用的原文,因為這往往是造成誤解
或曲解原意的重要原因,有時可給綜述的科學價值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12.
13.
在閱讀文獻時,要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和做好“文獻摘錄卡
片”。用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的精髓摘錄下
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時提供有用的資料,而且對于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閱讀
水平都有好處,特別是將文獻整理成文獻摘錄卡片,對撰寫綜述極為有利。
資料應通讀、細讀、精讀,這是撰寫綜述的重要步驟,也是咀嚼和消化、
吸收的過程。閱讀中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依據,領會文章的主要論點,用卡片
分類摘記每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包括技術方法、重要數據、主要結果和討論
要點,以便為寫作做好準備。
14. 文獻綜述的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題目、作者、摘要、關鍵詞、前言、正文、結語和
參考文獻等幾個部分;
15. 文獻綜述的寫作步驟:
1.選題,
2.收集和閱讀文獻,
3.擬寫提綱(包括歸納、整理、分析),
4.成文和修改
總之,一篇好的文獻綜述,應有較完整的文獻資料,有評論分析,并能準確
地反映主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