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花:是鳳仙花屬 的一種奇特的小草本植物。由植物學家E.D·胡克于1901年發現并確認。
盛開的形狀像一只鸚鵡。顏色豐富,由紫色、白色、棕紅色、深粉紅色、紅色和白色混合。由獨立的5個不等的花瓣組成。種子靠果實裂開的彈力彈出、傳播,當成熟的果莢被碰觸時,會突然地裂開將種子射出。
鸚鵡花
鸚鵡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0.5-1.5米,莖肉質淺綠色,空心,長30-150厘米,有許多淺紫紅色的分支。葉子橢圓披針形,綠色,邊緣有鋒利的鋸齒,長5-10,寬2-4厘米。花單生于花莖,直徑2-3厘米,長5-7厘米,盛開的形狀像一只鸚鵡。顏色豐富,由紫色、白色、棕紅色、深粉紅色、紅色和白色混合。由獨立的5個不等的花瓣組成。花瓣上有粉紅色、白色、紫色和紅色的斑點。花瓣呈的橢圓形,有兩個花瓣分為兩個葉片狀,兩個側瓣成窄翅輻射。
花朵很特殊,其中有一個花萼形成囊狀,并在尾端拉長成細管狀,這細管子稱為“距”,因為囊常常橫向膨大,使得花的開口歪向一邊,花瓣與花萼(主要是花瓣)長在開口周圍形成花邊,配上囊的形狀與“距”,側看時形狀很像一只昆蟲,花的開口處像昆蟲的頭部,囊就是腹部,整朵花的構造正適合某種型態的昆蟲鉆進去吸花蜜,順便達到傳粉的功能。花期8-12月上旬。
這種奇特的小草本植物,種子靠果實裂開的彈力彈出、傳播,當成熟的莢果被碰觸時,會突然地裂開將種子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