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療方法
中藥:藥用秦艽、薟草、絡石藤、黃柏、地龍各15g,木防己、萆、赤芍、知母、蒼術各12g,銀花藤、薏苡仁各30g,澤瀉、延胡索、姜黃各10g,木通、川牛膝各6g,全蝎5g(研末沖服)。水煎,每日1劑,分3次服。局部外敷金黃散(蒼術1份,黃柏3份,姜黃3份,生大黃3份,天花粉5份,天南星1份,厚樸1份,白芷2份,陳皮1份,生甘草1份,丹皮3份,赤芍3份,木芙蓉葉2份)。
西藥:秋水仙堿每小時口服0.5mg,至癥狀緩解或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副作用或雖用至最大劑量6mg而病情無改善時停用。無效時用強的松30mg,每日1次。癥狀控制后即停止用西藥,以中藥鞏固療效。治療期間所患關節制動,大量飲水,戒煙酒、痛風飲食(忌食肥、甘、厚味,避免高嘌呤及刺激性食物攝人)。
2、療效標準
顯效:關節紅、腫、熱、痛消失,局部無任何反應,活動如常,血尿酸值降至正常。有效:關節紅、腫、熱、痛消減,疼痛緩解,血尿酸值下降但未達正常范圍。無效:關節紅、腫、熱、痛癥狀改善不明顯,活動仍受影響,血尿酸值未下降。
3、治療結果
57例中,顯效47例,有效10例。治療時間最短3天,最長15天。觀察1~3年,1年以后復發8例,復發病例均用上法治后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