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先成家,還是先立業?
「先成家,還是先立業?」在現代的社會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的,這會因每一個人的原生家庭與學養經歷不同而生異,也會因地域的傳統價值觀或想要的結果而有所不相同。以前我跟很多人的想法一樣,覺得應該先立業等有了經濟基礎再成家。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我的小女兒因出國留學,認識她的同學結果奉子成婚。剛開始的時候我非常不能接受這種結果,但在陪伴他們兩年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他們為家庭所作的努力,感受到了另一種價值觀就是“中國傳統的文化——先成家后立業”的思維。今天想就這個話題來談談我的想法,但是我必須再次聲明這是我個人的想法!
有天一位26歲的先生來找我,到佳紅娘跟我面談說要找結婚對象。我很好奇的問他“為什么會來找我們?”以他的年齡在如今的社會,并不是需要很快結婚。他回答我“因為他覺得先成家后立業比較重要,跟老婆一起奮斗的感覺很好!”我當下覺得這個年輕人真的很優秀,因為他過去比較貧窮的生活背景,讓他很實際的去看待自己的人生。自古以來我們的傳統教導我們是要“先成家后立業”的,可是西方的風氣漸進,自我的獨立性被時下的年輕人所喜歡。漸漸的對自己的終身大事有了很多流行的想法,加上女人的工作機會與收入并不比男人差。所以很多的男人與女人的課題也就多元化了譬如:不婚族、丁克族……
雖然我個人目前比較支持先成家后立業,但是前提是這個年輕人必須支持這個觀念,要對婚姻這件事有相當成熟的認知。懂得為什么要先結婚后立業?對婚姻的生活必須要務實,對于結婚這個人生課題是要有責任感的,絕對不是為了好玩,或是找一個合法的性伴侶。我個人為什么會支持“先成家后立業”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從人體的生理機能來說,因為20-26歲的男女身體最健康,他們傳宗接代的基因最優秀。而且在年紀輕時,體力也比較充裕可以給下一代很好的照顧。
2. 從家庭經濟的角度來說,夫妻二人共同生活存錢比較快,對生活比較有打算。一個人花錢太容易,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花了很多不必要的金錢與精力,太多的注意力放在跟自己未來人生不相關的事情上,其實這是一個年輕人經常會有的毛病。
3. 從個人的生命特質來說,這有助于快速的修練男女生命中人格特質的缺角,我一直相信夫妻生活是一個很好的成長和學習的地方。兩個來自不同背景的年輕人,很多價值觀與認知要求是不同的,透過「婚姻」這個法律性的契約要求男女要在同一個「屋檐」下相處融洽,是要很多的磨合與學習的。男女天生的特質差異要做到相處融洽并不容易,對于小于三十歲的人比較能虛心的接受自己的缺點,在學習與改變這件事情上比較有空間。過了三十歲的學習就需靠自己的自覺與自律,所以在改變與學習的彈性上比較小,相對夫妻之間的磨合比較有挑戰性。夫妻可以和平相處過一輩子,你敢說婚姻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與學習的地方嗎?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易經文化里一直以乾坤兩卦的智慧為主,不斷的告訴我們陰陽合和的道理,所以圓融的人生就是一個人一生最大的挑戰與目標。
4. 從人正常的適婚年齡來說,人錯過「適婚年齡期」,要找到好的對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變得困難的,尤其是女性同胞們。主要是具有優秀特質的男女們都被挑走了。剩下的男女大部分都有存在「內在或外在」的盲點,不是說剩男剩女不好,而是他們都有一些可能自己都不知道的盲點。但是社會缺乏這類的成長環境與平臺,沒有對接的管道讓自己去學習,無形中歲月的轉移讓自己在時光中變得更加的蹉跎了。
5. 最后,從現代人的平均壽命來說,據調查顯示,人的平均壽命增長了,如果在年紀不大的時候就完成了「傳宗接代」的課題,那還有很多黃金時光來完成屬于自己的夢想。如果在社會上有許多的人因一份理想無報酬的奉獻,那就是社會上最可貴的財富了。
到底是先成家,還是先立業?真的是見人見智的事。無論如何,追逐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是每一個人的權利,也是每一個人人生的大事。期望這個主題是一個拋磚引玉開始,讓大家好好去思考這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程子晏寫於臺灣佳紅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