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藥店中的明星產品,六味地黃丸可算是其中的重要一員,滋陰補腎,可謂耳熟能詳。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未經中醫辨證的情況下自行購買六味地黃丸,甚至還有人認為,六味地黃丸是保健品,即使身體無恙,也可自行服用。殊不知,“是藥三分毒”,誤用、濫用地黃丸類中成藥,不僅毫無益處,還可能會加重原有病情。
在東漢《金匱要略》腎氣丸的基礎上,后世衍化出了一系列臨床常用的地黃丸名方,如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麥味地黃丸、歸芍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明目地黃丸、桂附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是補陰代表方之一,原名地黃丸,最早記載于《小兒藥證直訣》,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組成,可以滋陰補腎,其特點是補瀉并用、平和甘淡、不燥不溫、補而不滯、滋而不膩,適用于肝腎陰虧、虛火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熱、手足心熱、舌燥咽痛等。另外,六味地黃丸治療牙齒松動、足跟痛、小便淋漓及小兒囟門不合,療效顯著。桂附地黃丸:桂附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肉桂、附子而成,是溫補腎陽的助陽藥,用于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所致的腰膝酸痛、肢體浮腫、小便不利、老人尿頻等。判斷陽虛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看舌苔,色淡而多苔,多屬陽虛。此外,陽虛者畏寒怕冷、四肢不溫。
知柏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知母、黃柏而成,故而又名知柏八味丸。知母能夠清熱瀉火、滋陰潤燥,黃柏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熱除蒸。因此,此方不僅能夠滋補腎陰,而且還具備了降火的功效。在臨床上廣泛用來治療陰虛火旺之證,譬如骨蒸潮熱、虛煩盜汗、腰脊酸痛、遺精等。杞菊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枸杞子、菊花而成。枸杞子有補肝腎、明目等功效,菊花善于平肝明目、清熱解毒。從而在滋腎養陰的同時,可以提高視力,讓眼睛明亮。如果患有兩目昏花、視物模糊、眼睛干澀、迎風流淚等肝腎陰虛證,不失為自我調理的首選之品。麥味地黃丸:麥味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補入了麥冬、五味子兩味藥。麥冬可以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五味子長于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寧心安神。全方既能滋補腎陰,又能滋補肺陰,上下同治,金水共調,因此,又名八仙長壽丸,適用于肺腎陰虛所致的咳喘等。歸芍地黃丸:歸芍地黃丸,原名歸芍地黃湯,是去掉六味地黃丸中的熟地黃,加當歸、白芍(原書未注用量)而成。《中國藥典》中記載,歸芍地黃丸未去六味地黃丸中的熟地黃,并加入當歸、白芍,從而變單純滋腎陰方為滋肝腎、補陰血之劑的婦科病良藥,主治肝腎陰血虧損證、頭暈目眩、耳鳴咽干、腰酸腳軟、足跟疼痛、潮熱盜汗、咳嗽吐血、兩脅疼痛、舌紅苔少、脈細數或芤而澀者。明目地黃丸:明目地黃丸源自《中藥成方配本》,是在《飼鶴亭集方》所記載的明目地黃丸基礎上加當歸、白芍而成。《飼鶴亭集方》所記載的明目地黃丸由六味地黃丸、甘菊、枸杞子、石決明、蒺藜組成,用于治療肝腎兩虧、風邪外襲、熱氣上攻、畏日羞明、瞳神散大、視物不清、迎風流淚、內生翳障等。現在市場出售的成藥根據《中國藥典》所記載的明目地黃丸配方制作,具有滋腎平肝、祛風明目的功效,適用于肝腎陰血虧損、肝陽偏亢所致的目澀羞明、迎風流淚、視物模糊,伴有眩暈或頭痛等。其方中加當歸、白芍、蒺藜、石決明,較之杞菊地黃丸,補肝養血、平肝祛風之力更強。地黃丸類中成藥宜空腹溫水送服或淡鹽水送服。用淡鹽水送服較好,因鹽性寒,味咸,取“咸入腎”,可引藥入腎,助補腎系列地黃丸直達病所,更好地發揮補腎的作用。地黃丸類中成藥宜定期間斷服用。丸劑類中成藥相比湯劑的藥量小,起效較緩慢,宜找專業中醫辨證給予服藥指導后堅持一段時間的服用,必要時交替服用。例如,肝腎陰虛患者出現有虛火之象,但虛火不甚,單服六味地黃丸恐其降火力不及,單服知柏地黃丸又恐其過于寒涼傷陽礙脾,則可予六味地黃丸和知柏地黃丸交替使用。六味地黃丸為滋陰填精基礎方,知柏地黃丸長于滋陰降火,麥味地黃丸長于滋腎潤肺,杞菊地黃丸長于補肝陰,歸芍地黃丸長于補肝血,明目地黃丸長于養肝明目,桂附地黃丸溫補腎陽。臨證應把握上述地黃丸的功效特點,合理使用,提高療效,避免副作用。飲食禁忌:服藥期間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響脾胃運化功能而不利于藥物的吸收。此外,古代文獻有地黃忌蔥、蒜、蘿卜之記載。疾病禁忌:陽虛患者,以及雖肝腎陰血虧虛但脾虛者,不宜服用或慎用補陰血類地黃丸。補陰血類地黃丸滋補清涼,易傷陽滯氣,陽虛患者誤服則會加重原有的陽虛表現。滋補清涼還易傷脾礙運,引起或加重原有的便溏、食欲不振、脘腹脹滿等,故脾虛者亦不宜或慎用補陰血類地黃丸。陰血虧虛患者不宜服用補陽氣類地黃丸,尤其是溫補力較強的桂附地黃丸。補陽氣類地黃丸中的肉桂、附子藥性溫燥,易傷陰血而出現或加重原有的陰傷。感冒期間不宜服用地黃丸。感冒時應暫停服用地黃丸,否則地黃丸中的滋補藥易膩滯留邪,不利于外感表邪的透解。不宜無限制長期服用:地黃丸類中成藥調治身體到陰陽平衡狀態時,則應停藥,如果需要鞏固療效,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間斷定期服用,以免過量使用打破剛恢復的陰陽平衡狀態,或出現助濕生痰、傷陰血等副作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