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李銀河,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王小波,但實際上,李銀河不只是王小波的遺孀,更是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
她研究人性,同時也探討愛情、婚姻和家庭,在《李銀河說愛情》這本書中,她的很多觀點都大受追捧,每每讀來,都有醍醐灌頂之感。
其中,關于婚外戀層出不窮的現象,她總結了三大根源:
一: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二:現代人對情感有了不同的要求和訴求三:夫妻在生活中的和諧程度
不敢婚外戀的出現有哪些原因,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每一個成年人最終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如果因為一時的迷失而做出了錯誤的決定,那么婚外戀的代價,會比自己想象中要大得多。
一段婚姻里,永遠容不下第三個人,不管婚姻變得如何枯燥,如何乏味,也不管夫妻之間的感情變得如何淡漠,都不是其中一方背叛婚姻的理由。
茨威格說,那時候她還太年輕,不知道生命里所有的饋贈,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婚外戀又何嘗不是一樣呢?曾幾何時,那些誤以為婚外有真愛的人,不顧一切分奔而去,絲毫不考慮后果,但實際上,這些都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且這些價格,自己未必承擔得起。
即便當時的你洋洋得意,不認命,不信命,并未有絲毫的悔意,但時隔經年,報應早晚會來,若真的到了那一刻,什么都來不及了。
我之所以會談到這樣一個話題,是因為我有位讀者留言告訴我,自己的父親在65歲這一年,迎來了最狠的報應。他在20年前拋妻棄子,扔下了母親,本以為可以迎來嶄新的生活,到最后才發現,所有深情的背后,全是謊言和欺騙。
暫且稱這位讀者為曉雨吧。
曉雨的父親和母親離婚的時候,她還在上初中,年僅十幾歲的她對于愛情和婚姻這些話題,并沒有太深刻的認知,但她可以明顯感覺到,父母的婚姻出現了問題。
不只是因為那段時間,母親總是偷偷抹眼淚,父母總是不停地爭吵,還是因為,她在某一個放學的路上,親眼見到父親和另一個比母親年輕,比母親漂亮的女人在一起。
那一刻,她似乎知道了母親為什么會哭,父母為什么總是爭吵。她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只是整日心煩意亂,學習成績大幅下滑。
她不想成為單親家庭的孩子,但是又不想母親總是受苦受罪,所以最后她鼓起勇氣跟母親說:“如果你決定離婚,不用考慮我。”
母親抱著她哭了一整晚,第二天便結束了這段不幸的婚姻。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曉雨對于父親是帶著恨的,但那時候她年紀太小,左右不了大人的事,即便再恨也無能為力,只能盡可能地好好學習,以求將來考到好的大學,找到好的工作,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曉雨是爭氣的,她最后真的考上了重點大學,母親負擔不起她上學的費用,她就拼命地打暑假工,母女倆的日子過得有多艱辛,她對于父親的恨,就有多么徹底。
父親離婚后不久就成立了新的家庭,對方正是那個她在放學路上見到的年輕女人,這件事母親也是知道的,但母親沒有說,她幾乎已經認命了,她將此生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女兒身上,再也沒有為自己打算過。
很多年過去了,曉雨也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尤其是自己做了母親以后,更懂得了母親的不容易,她將母親接過去和自己一起生活,和老公一起照顧她。
母親臉上的笑容漸漸多了,日子也漸漸過得輕松一些了,本以為曾經那些往事她已經忘掉了,放下了,直到有一天得知父親病重,曉雨才知道,母親對于當年的事,并沒有完全釋懷。
父親拋妻棄子,娶了婚外的女人,結婚以后才知道對方并沒有半點真心,她當初不過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歸宿,給自己的孩子找一個歸宿。
是的,那位女人也是離異,她被前夫傷害過,對于男人再也沒有半點信任,之所以想再婚,全然是為了找一個依靠而已,所以結婚后不久,她的真面目便露出來了。
她一手握著家里的存款,一手又控制著父親的經濟來源,父親漸漸看透了,也后悔了,卻再也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
這些事是曉雨后來才知道的,父親和母親離婚后,日子過得并不好,每天都很痛苦,很煎熬,但他沒有勇氣離婚,更沒有勇氣求得前妻和女兒的原諒,只能將就著過下去,自己釀的苦果,只能自己吃,怪不了別人。
六十五歲那年,父親迎來了最狠的報應,他病重以后對方并不關心,甚至不愿意出錢去救治,因為她想用這些存款,給兒子買一套更大的房子。
父親心灰意冷,這才想到了二十年前曾辜負和傷害的前妻和女兒,他依然不敢求她們原諒,只是希望她們能夠好好生活,只有她們過得好了,自己才能心安。
曉雨說:“看著躺在病床上的父親,我好像再也恨不起來了,他再也不是當年那副心狠手辣的樣子了,只是一個病重的、無助的、頭發花白的老人。”
可能,這都是命吧,一步錯步步錯,如果我們有預見未來的能力,或許便不會在做選擇的時候,如此掉以輕心。
只可惜人生沒有回頭路可以走,有些事一旦做了,就再也無法挽回了,有些人和有些感情一旦失去,便再也不會重來。
父親晚景凄涼,曉雨并不意外,只是有些感慨,原來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做錯事,無論時間過去多久,都是要還債的。
有時候,報應不是不來,而是時候還沒有到。
母親是否已經原諒了他,已經不再重要了,半生已過,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而活,年輕時欠下的債,晚年再去還,這是誰都逃脫不了的宿命,而我們身為年輕人,最應該引以為戒的,就是為自己的每一個選擇負責。
尤其是到了中年以后,婚外的感情無異于一場劫難,永遠不要去碰,陷進去容易,但是再出來就難了。
如果婚姻里的人,自制力足夠強大,便能抵抗誘惑,那么晚年的悲劇,也便不會發生;如果婚姻里的人,肯經營自己的婚姻,就不會有任何背叛對方的理由;如果婚姻里的人,足夠深愛自己的另一半,就不會讓她受苦和傷心。
從這個角度來說,婚外戀不止是道德問題,追根究底,更是人品的問題。
電視劇《安家》里的闞先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妻子陪她一起打拼,人到中年,終于功成名就,卻忽然忘了初心,背叛了婚姻。
他一邊享受著妻子的照顧,一邊又沉浸在婚外的溫柔鄉里,到最后,妻子決心和其一刀兩斷,他悔不當初卻又無可奈何,家散了,公司受損,名譽受損,人生從此開始走下坡路。
對于這種人來說,很多時候不是婚姻里沒有了感情,而是他們放棄培養感情的機會,說到底還是不負責任。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一旦走進了婚姻就要好好經營,背叛婚姻不僅是對婚姻的不忠,更是對對方的辜負,對自己的褻瀆。
既然情感因素對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那就傾盡全力來鞏固自己的婚姻,一旦向外去尋求幸福,最終的結果,或是多年感情毀之一旦,或是夫妻之間反目成仇。不管結果是哪一種,都有可能為晚年生活埋下禍根。
畢竟,年輕時欠下的債,要用一輩子去還,有時候不是報應不來,而是時機未到。愿你我以此為戒,自省自勉。
今日話題:你們覺得背叛婚姻的人,最終會有好的結局嗎?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最終過得怎么樣了?來留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