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后153年,坦格利安王朝最后一條龍在孤獨中死去。
這一年,被認為是龍朝由盛轉衰的開始,但客觀地說,龍滅絕的責任,不能全怪罪于當時的國王伊耿三世,而應該從之前的血龍狂舞事件算起。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被攻破,坦格利安王朝最后的滅亡,表面看起來是因為瘋王亂政,實際上敗亡的種子早就被埋下,龍朝實則亡于內斗,亡于層不不窮的各種權力的游戲。
沒有龍的坦格利安王朝國王,就像沒有牙的老虎,對七大諸侯失去了威懾能力,雖然幾次奮發(fā)圖強,想要中興,但最后都在強大的世俗勢力面前,敗下陣來。
與此同時,來自龍家內部的爭斗,卻愈演愈烈,先后爆發(fā)了幾次黑火叛亂,讓坦格利安王朝的統(tǒng)治如雪上加霜。
有龍的時候,維斯特洛的歷史舞臺上全是龍家人的故事,等到龍滅絕之后,坦格利安王朝逐漸由君主集權走向諸侯自治,七大王國的公爵一個個成了主角。
在這種情況下, 一些坦格利安家的有識之士,開始反思歷史,反思龍朝走下坡路的原因,并意識到內斗的巨大負面影響,試圖反其道而行之,做出另外一種努力。
伊蒙學士,就是這些人當中的杰出代表,他是冰火世界的奇葩,也是權力游戲中的異類,終其一生,都在躲避權力的游戲,以“讓”止“爭”。
伊蒙出生于征服后198年,是梅卡一世國王的第三個兒子。
從一出生,伊蒙王子就被父親認為對哥哥們的繼承順位有威脅,少年時期便被送到了學城。另外他的四弟伊戈,也被放逐到民間,跟著高個鄧肯爵士游歷。
父親希望小兄弟二人遠離鐵王座,所以他們在民間也不敢暴露身份,以普通人的身份與人相處。可是這兩個孩子的天分,卻遠遠高于他們的大哥二哥,一個成長為學城的優(yōu)秀學士,一個成長為江湖上的優(yōu)秀劍客。
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兄弟兩人一定得在鐵王座前,做出自己的人生選擇。
后來梅卡一世發(fā)現自己的大兒子二兒子確實不像話,想把伊蒙召回君臨當繼承人培養(yǎng),但伊蒙卻故意躲著父親,生怕自己回去威脅到大哥二哥的權位,玩起了失蹤。
伊蒙少年老成,他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知道權力是人性的腐蝕劑,一旦沾染就無法免俗, 得與其他兄弟們同室操戈。
梅卡國王死后,由于其沒有明確指定繼承人,首相血鴉召開了國王選舉大議會,由來自全國的貴族一人一票,共同選出自己心目中的新國王,頗有現代政治風采。
于是,伊蒙·坦格利安高票當選,被從民間尋回,準備接受百官朝賀。
原以為伊蒙學士會很高興,但等貴族們見了這位待任國王,才知道人家伊蒙對國王沒有一丁點興趣,推辭的態(tài)度十分堅決。
為了不讓龍家絕后,伊蒙給貴族們推薦了自己的弟弟伊戈當國王。
伊耿五世就是這樣糊里糊涂上位的,在成為國王之前不久,他還是高個鄧肯爵士的小跟班,如堂吉訶德先生跟前的桑丘。
伊蒙學士的高風亮節(jié),一以貫之,不僅給弟弟讓出了國王之位,還一讓到底,主動提出要去絕境長城,做一名守夜人。
因為伊蒙雖然辭去了國王,身邊卻依舊有不少貴族,那些人賊心不死,認為伊蒙奇貨可居,希望繼續(xù)通過擁戴伊蒙,達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伊蒙的選擇,讓那些人徹底死了心。
誰都知道長城守夜人的艱苦,知道守夜人的誓言,一個王子既然決定了走這條路,那就再也不可能回頭。
新上任的伊戈國王,也是個忠厚之人,他竭力勸說三哥無果之后,在紅堡與三哥一起宣讀了守夜人誓言,并罷黜了首相血鴉,命令血鴉帶著三百名鴉血衛(wèi),一起陪著伊蒙去長城上任。
這個安排無意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記錄,讓伊蒙成為就職儀式最隆重的長城守夜人。離別之際,伊蒙傷感地握著弟弟伊戈的手,教誨弟弟要“殺死心中的男孩,承擔男人的責任”。
伊蒙和伊戈的兄弟情義,只有后來蘭尼斯特家的提利昂和詹MU兄弟可以媲美。
讓我們一起,向伊蒙學士致敬,與血鴉一起吟誦這段著名的守夜人誓言:
長夜將至,我從今(天)開始守望,至死方休。
我將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
我將不戴寶冠,不爭榮寵。
我將盡忠職守,生死于斯。
我是黑暗中的利劍,長城上的守衛(wèi),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曉時分的光線,喚醒眠者的號角,守護王國的堅盾。
我將生命與榮耀獻于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伊蒙和血鴉一起到長城的時候,他才三十歲出頭,但到正劇中我們再見到他,伊蒙學士已經是一個一百多歲的老人。
伊蒙身在長城,但仍然關心著自己龍家的親人。
征服后259年,伊戈國王在盛夏廳的悲劇中,葬身火海,消息傳到長城,伊蒙學士流下了傷感的淚水,憂郁了好幾年才緩過勁來。
之后隨著時間的流逝,伊蒙的故人逐漸在君臨凋零,已經很少有人記得在絕境長城,還有一個血統(tǒng)純正的真龍。到正卷開始之前,只有十幾年前的雷加王子,與自己的曾大爺爺有過書信,雷加在信中向伊蒙學士討教治國安邦之道,以及王子與國王的相處之道。
可惜雷加并沒有聽從伊蒙學士的衷告,親自引爆了CUAN奪者戰(zhàn)爭的導火索,讓坦格利安王朝萬劫不復,消失在了歷史長河當中。
后來伊蒙學士曾告訴雪諾,在龍朝滅亡之際,自己的龍血澎湃,數次想再回君臨,挽救祖宗的江山社稷,但理智終究戰(zhàn)勝了沖動,伊蒙通過了七神對他命運的最后一次考驗。
伊蒙第一次見到提利昂,就認為侏儒提利昂是個“巨人”,前途不可限量。
要知道當時提利昂還是一個紈绔子弟,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功業(yè)可言,連提利昂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會是未來國家的中流砥柱。
而且龍家最后一位帝王伊利斯二世,就是死于弒君者詹姆之手,龍家與獅子家有不共戴天之仇,伊蒙明知提利昂身份,卻仍然能夠放下仇恨,放下分別心,給提利昂一個公正的評價,可見其氣度胸襟,著實不凡。
在幾十年的時間里,伊蒙幾乎是所有守夜人的老師,既能在日常為大家解決心理問題,又能在戰(zhàn)斗中出謀劃策。我們在劇集中,看到伊蒙保護山姆·塔利,指點瓊恩·雪諾,只是伊蒙工作的冰山一角,按照年齡而論,此前的杰奧·莫爾蒙,班揚·史塔克,也一樣沒有少受伊蒙學士的諄諄教誨。
甚至在史坦尼斯駐扎長城期間,伊蒙學士還敏銳地指出,梅麗珊卓的預言并不可靠。
流水的守夜人,鐵打的伊蒙學士。
答案是不會。
伊蒙生性恬淡,對權力的游戲非常討厭,但如果他選擇當國王,就等于要接受權力的游戲,并在權力的游戲中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伊蒙的弟弟伊戈,也就是伊耿五世登基之初,不顧貴族的反對,出臺了一系列利國利民的舉措,但在七國貴族的抵制之下,什么都沒有做成,新政到了伊利斯二世時期,被泰溫公爵全部廢除。
我認為即使讓伊蒙即位,也并不能比伊戈做得更好。
杰赫里斯一世和韋賽里斯一世那樣的千古明君,不僅需要國王給力,還需要環(huán)境給力,把杰一和韋一扔到伊耿五世那個時代,照樣是一事無成。
征服后300年,伊蒙·坦格利安在守夜人總司令瓊恩·雪諾的安排下,離開長城,前往舊鎮(zhèn)。
瓊恩這個安排,是為了伊蒙的安全著想,因為梅麗珊卓已經對伊蒙學士的“國王之血”虎視眈眈,而史坦尼斯一直對梅麗珊卓言聽計從。
伊蒙學士在山姆的陪同之下,坐船離開了他工作了七十年的長城,沿海南下。
船只路過君臨,伊蒙學士隔海望著家鄉(xiāng)老淚縱橫。
船只靠近了狹海對岸的布拉佛斯,伊蒙學士聽聞當地人民都在傳頌龍媽丹妮莉絲,異常興奮,他確信龍媽一定能夠復興龍朝,再現坦格利安家的輝煌。
大約是一路走來,讓老伊蒙大喜大悲的緣故,一離開布拉佛斯,伊蒙便一病不起,并在船艙里結束了自己的百年孤獨,享年102歲。
臨終之際,他仍然對幼弟伊戈念念不忘,輕聲呼喚那個已經死去41年的孩子。
由于恪守守夜人誓言,伊蒙沒有妻子也沒有孩子,孤獨陪伴了他102年,自始至終。
山姆威爾·塔利用自己的渾身才華,蘸著對伊蒙學士的無盡思念,寫下了一段精彩的悼詞:
他是個好人……
不,他是個偉人。
他是學城的學士,青年時代戴上頸鏈,立下誓言,后來又加入守夜人軍團,并一如既往,恪盡職守。
他的名字取自于英年早逝的古代英雄,然而盡管他活過長久歲月,其一生亦同樣偉大。他的睿智、高尚與REN慈無人可及。
于絕境長城效力期間,他輔佐過十余任總司令,自始至終給予忠誠的諫言。他也為國王們提供諫言,而且本身有機會成為國王,可當人們將王冠獻給他時,他卻讓給了弟弟。
試問,有多少人能做到這點?他是真龍血脈,但他的火焰已經熄滅。
他是伊蒙·坦格利安,他的守望至死方休,于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