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主導下的大一統(tǒng)王朝。不過這個王朝的存續(xù)時間可謂曇花一現(xiàn):從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到元順帝逃到長城北方維持北元王朝,前后一共不足百年時間。同時由于文學和教育方面對元朝的宣傳題材較少,所以元朝歷史一直讓多數(shù)人感到陌生。
其實元朝末帝元順帝的個人命運是十分坎坷、傳奇、曲折的。
1、身世
元順帝的本名叫妥懽帖睦爾。他的身世,還要從他的祖父元武宗時期說起。
元武宗去世后,元武宗的弟弟繼承了皇位,這便是元仁宗。不過早在元武宗在世的時候,就和元仁宗有過約定:那就是雖然元武宗和元仁宗之間奉行兄終弟及,但是等到元仁宗將來沒了,皇位要由元武宗的長子和世?(即后來的元明宗)繼承。
其實元武宗該清楚,在漢人的歷史上,發(fā)生過類似的約定:比如宋太宗也聲稱將來會把皇位輾轉還給宋太祖的后人。但后來的歷史我們都知道。
其實漢人也好,蒙古人也罷,在人性面前都是一樣的。元仁宗做了皇帝以后,當然不希望元武宗的后人繼承自己的皇位。于是元仁宗和當年的宋太宗一樣,對元武宗的后人開始了迫害。無奈之下,和世?只好逃到西域躲避元仁宗的追殺。而妥懽帖睦爾則是在西域出生的。
元仁宗去世后,元朝內部發(fā)生了內亂,在掌握兵權的大臣燕帖木兒的主導下,元仁宗的后人被推翻,燕帖木兒擁立元武宗的另一個兒子圖帖睦爾(元文宗)為皇帝。元文宗登基后,表示按理說皇位該由自己的大哥繼承,于是表示要禪位給和世?。
按照元文宗的設想:自己的禪位只是走個形式,但沒想到和世?真的宣布接受皇位,并在漠北宣布登基——這便是元明宗的來歷。
元明宗的這一招,讓元文宗很惱火,當然,燕帖木兒也對元明宗稱帝不爽,于是在元明宗稱帝不久,元明宗就被元文宗和燕帖木兒設計害死。元明宗去世后,元文宗宣布復辟。
在這之前,妥懽帖睦爾的生母早就過世,而如今,父親也不在了,妥懽帖睦爾成了孤兒。
2、曲折的皇位繼承之路
雖然元文宗復辟,但理論上元明宗的兒子也有皇位繼承權。所以元文宗擔心將來有一天,元朝會因為皇位繼承問題出現(xiàn)內亂,于是元文宗將妥懽帖睦爾流放到高麗的大青島。不過流放不久,元文宗就聽說高麗人要支持妥懽帖睦爾篡位。于是元文宗又把妥懽帖睦爾流放到廣西,同時宣布妥懽帖睦爾不是元明宗的兒子,目的是借此在法理上消除妥懽帖睦爾的皇位繼承權。
韓國電視劇《奇皇后》,很大程度上就是借鑒了元順帝的身世背景,而創(chuàng)作的文藝作品。
元文宗在拔掉隱患后,宣布冊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但是在冊封太子一個月后,太子就因病過世。當時有傳說這是因為元明宗的冤魂作祟。元文宗也擔心是這樣。因此在元文宗駕崩之前,元文宗對大臣講,要把皇位還給元明宗的后代。
不過,作為文宗朝廷的大股東燕帖木兒有自己的盤算:那就是如果擁立妥懽帖睦爾做皇帝,那么自己弄權空間怕是有限,因此在燕帖木兒主張下,元明宗的小兒子懿璘質班成為了新的元朝皇帝,這便是歷史上的元寧宗。
其實小編是相信天命這個理念的,更認同福薄命淺的人,享受不到太大的福報。元寧宗估計就是這種沒有做皇帝的福氣的人:元寧宗登基也就幾十天,就駕崩了。因此元朝需要再有個新皇帝。
燕帖木兒認為,皇位應該由燕帖古思(元文宗的另一個兒子)繼承,但是元文宗的皇后卻認為:元明宗冤魂不散,所以皇位還得找元明宗的后人。于是燕帖木兒無奈之下,只好找到妥懽帖睦爾,并表示:大元朝廷打算擁立他做新的皇帝。
要知道在這之前,妥懽帖睦爾處于被流放狀態(tài),屬于犯人。對一個人十三歲的且處于流放狀態(tài)的少年說你要做皇帝了,這種落差,相信多數(shù)人都會感到轉換不過來。因此燕帖木兒骨子里更覺得妥懽帖睦爾望之不似人主,更不打算讓他做這個皇帝。所以在燕帖木兒的打壓下,妥懽帖睦爾遲遲沒有登基做皇帝,直到半年后,燕帖木兒去世后,妥懽帖睦爾才正式稱帝。這便是元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