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次日食,都讓全地球的天文愛好者關注。不過,本著太陽是太陽系的太陽這個客觀事實,日食不光可以在地球上看到,在其他太陽系的星球上,也可能看到。比如在火星上。
其實從頻率角度來說,火星上出現的日食頻率,要遠遠高于地球上看到的日食頻率。
1、火星上的太陽
如果在路上問一個路人:太陽是什么顏色的。有人會說是金色的。因為陽光是金色的;也有人會說太陽是紅色的,畢竟存在所謂紅日的說法。但是如果在火星上看太陽的話,我們會發現:火星上的太陽顏色是藍色的。
其實之所以火星視角上會感到太陽是藍色的,是因為火星大氣層很薄(畢竟,火星很早就是失去了磁場),而且火星干旱,這意味著火星是一個幾十億年都不會下一滴雨的星球。這導致火星的很多沙塵都會因為自然因素而聚集在大氣層里。這種大氣層會產生一些光學效應,所以當陽光穿透火星的大氣層的時候,給人一種藍色陽光的感覺。
所以在火星上,不論是金黃色的太陽還是紅日,其實都不成立,因為火星上只有藍色的太陽。
當然,也并不是說所有的太陽系內的星球上,都能看到太陽,比如在金星上就是看不到太陽的。因為金星的大氣層很厚,所以從金星的視角來看,太陽是顯現不出來的。
2、火星上的日食
根據人類派遣到火星上的探測器傳遞回來的圖像,人類已經找到了火星上日食現象的圖片。這意味著,火星出現日食并不是人類的推測,而是實打實發生的現象。
如果在地球的視角來看,之所以會看到日食,是因為當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并且和太陽出現重疊的時候,在地球上就會看到日食現象的發生。對于現代人來說,日食是很常見的天文現象,但是在古代這可是頭等大事。比如在中國夏朝時期就發生過一次日食,當時引起了夏朝貴族們的驚恐。畢竟夏朝人是信仰日神的。
對于火星來說,火星有兩個“月球”——即,火衛一和火衛二。而且,從公轉的時間周期來看,火衛一和火衛二當代時間周期也要比月球繞地球的周期短太多。火衛一繞火星一圈,大概需要八個小時,而火衛二繞火星一圈的周期相對長一些,但所謂長,也不過是30個小時。
由于兩個衛星的公轉周期都十分短暫,所以在火星上,經常可能看到日食不斷的現象:也就是說上一次日食還沒結束多久,下一次日食就開始了。所以對于火星來說,日食幾乎每年都有,而且不止發生一次。
3、火星日食的未來
當然,火星的這種高頻率日食現象,對人類來說,可以理解成會永遠存在,但對于太陽系來說,卻只是一定時期才有的現象。因為按照天體物理學方面的學者根據火衛一和火衛二的運動軌跡計算,大概在1000萬年以后,火衛一會不復存在:天文學者認為火衛一存在兩種命運,一種是被火星撕裂成碎片,最終成為環繞火星的火星環;另一種可能則是因為不斷靠近火星,而砸在火星地表上。到時候火星少了火衛一這個衛星,其日食頻率也會隨之暴跌。
當然,對于人類來說,1000萬年意味著永遠。畢竟,一萬年后人類能否存在還是未知數,更別說1000萬年。但是對于太陽系來說,對于宇宙來說,這不過是曇花一現的一瞬間。
所以,仰望星空,俯瞰大地,了解一下幾十億年來太陽系的變幻,人類的一切,其實都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