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聯合國糖尿病日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WDD),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盟于1991年共同發起的,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對糖尿病的警覺和醒悟。
為加強對糖尿病的宣傳教育、防治和監測,
本期小編將對糖尿病進行科普
情志護理:
保持心情舒暢,
保持精神樂觀、安寧、切忌暴躁發怒,
可以通過下棋、賞花、繪畫等怡情養性,
保持心情愉悅,以利于血糖穩定。
康復運動:
1、勞逸結合,一般患者可參加正常工作,但不宜過度勞累。適當的運動可控制肥胖,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有氧運動方式,如慢跑、散步、游泳、氣功、八段錦、健身操、太極拳等項目;
2、運動選擇在飯后1小時左右,運動頻率和時間為每周至少150分鐘,如一周運動5天、每次30分鐘,以周身發熱、微微出汗、精神愉悅為宜;
3、血糖>16.7mmol/L,合并糖尿病急性代謝并發癥及各種心、腎等器官嚴重慢性并發癥者暫不宜運動;
4、血糖<5.5mmol/L運動前需要適量補充含糖食物如餅干、面包等;
自我調護:
1、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糾正不良嗜好,學會自我規范檢測血糖、血壓、體重、腰臀圍等,養成良好的記錄習慣;
2、作息規律,戒煙戒酒;
3、室內環境、溫度適宜,應順應四時及時增減衣物;
4、定期檢查足底,足部是否有畸形、潰瘍、皮膚顏色變化、足背動脈和脛后動脈搏動、皮膚溫度以及是否感覺異常等;
5、保持良好的心態,適當運動鍛煉,提高抗病能力;
注意事項:
1. 掌握監測血糖的方法,定時檢測血糖(空腹3.9-6.1mmol/l,餐后≤11.1mmol/l),如出現心慌、出冷汗等不適癥狀時,應立即服用糖水等以緩解癥狀。應隨身攜帶糖塊、防治低血糖的發生。
2.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全身和局部清潔,洗澡忌用刺激性強的皂液,洗后皮膚涂抹潤膚霜,穿棉質內衣,避免瘙抓、熱水燙洗;修剪指(趾)甲,瘙癢者勿要抓撓皮膚,防止皮膚損傷,如有感染征象立即就醫。
3. 注意視力變化,定期檢查眼底,減少閱讀,看電視及使用電腦時間不宜過長,宜多閉目養神等。
4. 保持室內空氣濕度適宜。
5. 重視足底保護,穿合適鞋襪,選用鞋底較厚而鞋內較柔軟,透氣良好的鞋;沐足時水溫在37-40℃,洗后擦干,尤其注意擦干腳趾間,睡前不宜用熱水袋、電熱器等直接暖足;避免赤足;穿鞋前先檢查鞋內有無異常或異物;足部皮膚干燥者可以使用油膏類護膚品。
6. 家庭胰島素注意事項:
(1)胰島素劑量的確定和調整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2)未開封的胰島素需放置于冰箱內(2-8攝氏度),取出后需升溫后才可用;
(3)選擇合適的部位:臍周4-5cm以外,手臂上外側,大腿前外側,臀部。消毒皮膚(75%酒精)。若為預混胰島素,需上下顛倒十次左右,后雙手搓揉十次;
(4)選擇合適劑量:旋轉胰島素筆的末端調節按鈕,使箭頭對準擬注射劑量的數字;
(5)左手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膚,右手握筆45°(瘦人)或(垂直)胖人快速進針,右手拇指按住筆尾不動,待胰島素完全注入后默數6-8秒鐘,拔針,棉簽按住注射部位即可;
(6)觀察有無低血糖反應,如有強烈的饑餓感、心慌、手抖、冷汗、頭暈等不適,應懷疑低血糖,立即測血糖,視情況喝糖水或進食高血糖食物;
(7)針頭最多使用三次,以免注射部位感染;
中醫治療:
消渴的基本病機時陰虛燥熱,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故治療以養陰生津,清熱潤燥為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根據肺、胃、脾、腎病位的偏重不同,陰虛燥熱、陰精虧損,氣陰兩虛癥候的情況,配合清熱生津、益氣養陰及潤肺、養胃、健脾,滋腎等法為治。

病久陰損及陽,陰陽俱虛者,則應陰陽俱補。夾瘀者則宜活血化瘀。合并心腦疾病、水腫、眼疾、癰疽、肺癆、肢體麻木等病癥者,又當視具體情況,合理選用補肺健脾、滋養肝腎、益氣養血、通絡祛風、清熱解毒、化瘀除濕等治法。
飲食宣教
1、飲食有節,定時定量,不可過飽,少食多餐。可選用少量的麥餅、豆渣、蔬菜(南瓜、黃瓜、苦瓜)等充饑;
2、飲食多樣化,提倡選用雜糧、粗糧。以豆類作為主食較為適宜, 麥類較谷類更好,薯類不宜進食,山藥可代主食;

3、保證到報紙的攝入量,植物蛋白可選擇大豆、黑豆、豌豆、豆腐等,動物蛋白可選擇鯽魚、鯰魚、海蜇、鴨肉、兔肉、牛乳、雞蛋、鴨蛋等;
4、保證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可選用水果、蔬菜、藻類等食物;
5、限制脂肪攝入量,提倡選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少食肥肉和動物油脂;
6、限制食鹽攝入量,每日攝入食鹽量≤6克;
食療驗方
1、清蒸茶魚(魚50g,綠茶適量)鯽魚去腮、內臟,留下魚鱗,腹內裝滿綠茶,放盤中,上籠蒸熟即可,每日一次,淡食魚肉。有補脾開胃,止消渴的功效;
2、山藥(干山藥4560g或鮮山藥1002009,粳米60-90g)山藥洗凈與粳米同煮,熟透即可,此粥四季可食,早晚均可,溫熱食用。有健脾益氣的功效;
口干口渴者多食用生津潤燥熱類的食物,如百合、西葫蘆等,可選用鮮蘆根水代煎茶飲:口含烏梅、飲用菊花玉竹茶、苦丁茶以緩解口干口渴。食療方:涼拌黃瓜、藍莓山藥、葛根魚湯;
倦念乏力者多進食補中益氣類食物,如山藥、魚肉、香菇等。食療方:烏雞湯、香菇木耳湯、山藥燉排骨;
肢體麻木、疼痛者可進食活血化瘀食物,如黃鱔、木耳等。食療方:洋蔥黃鱔;
腰滕酸軟者可適當進食枸杞、黑豆等固腎之品。食療方:韭菜炒蝦仁,山藥芡實瘦肉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