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園集中發展區域,果農修剪下的蘋果枝條大量堆積,這些果樹枝、蘋果袋除了偶爾用作燒火做飯之外,多數被果農們當成“廢物”丟棄在田間地頭,是越冬各類病蟲害繁衍生息的場所,特別是腐爛病,最容易在地頭枝干上潛伏繁殖,如果進行焚燒,造成農業面源污染,也成了果樹栽培集中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一大難題。
果樹枝條還田技術并不復雜。將果農剪下的果樹枝進行粉碎,混入畜禽糞便和生物有機菌,進行發酵制成肥料。這樣果樹枝真正取之于田、用之于田,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循環利用。
幾大好處
1、蘋果枝條就地堆肥還田,改善了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消除了火災隱患和汛期淤阻河道的隱患,減少了碳排放;
2、堆肥產品可以直接還田,有利于改良培肥土壤,提高果品品質,這種有機肥不存在重金屬和抗生素的安全隱患,比從外面購進的商品有機肥更安全高效。
3、果樹枝條還田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減少化肥的使用。原來果農對化肥的使用率太高,導致果園出現地力下降、土壤板結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加大有機肥的施用比例,讓蘋果枝變成有機肥再返回蘋果園。
4、蘋果枝條加工的有機肥,有機質含量在90%以上,超出市場肥料的一倍多而且其所含大量的中微量元素,這些元素都是果樹生長所需營養,就是資源利用節約化、產業鏈條生態化的農業發展之路。
5、果樹枝條還田技術不僅消除了因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而且有效提高了土壤的有機質含量,解決土壤板結問題,是一舉多得的好方法。
6、將果樹枝條通過粉碎堆肥轉化為有機肥,搭建起農業廢棄物轉變為再生資源的有效“橋梁”,將“放錯位置的資源”變廢為寶、循環利用,最終實現農業生態循環發展和區域可持續發展,達到經濟、社會、生態三大效益的高度統一。
枝條還田技術關鍵
1、枝條粉碎。用枝條粉碎機將新鮮枝條直接粉碎成2-5cm即可。
2、腐熟后做有機肥使用。將粉碎后的枝條碎片和畜禽糞便、作物秸稈等混合、加濕到60%左右的濕度,混入有益生物菌和發酵劑,堆積高度1米左右,用塑料布覆蓋促其發酵,冬季要發酵6個月,夏季3個月,充分腐熟后按使用有機肥的技術,土施在樹冠外圍吸收根密集分布區域即可。
3、用于地面覆蓋。將粉碎后的枝條碎片用多菌靈、辛菌胺、氯溴異氰尿酸等藥劑噴霧殺菌并適當堆漚后,直接覆蓋在果園地面,厚度1-2cm即可。此種方法可壓制雜草、緩慢提高果園有機質,但需要大量的枝條,同時還要注意果園防火。
澳大利亞果園地面直接覆蓋枝條碎片(來自馬明老師講課資料)
美國果園地面直接覆蓋枝條碎片(來自馬明老師講課資料)
來源 甘果之家 蔣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