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這場浪漫邂逅
?
走走停停 不負好時光
?19.03.05 9:00PM Miss you.?
文 | 十九 · 撿書先生原創(chuàng)
日本是全世界晚婚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約七成日本人選擇不婚不育。
而先生昨天看到一則新聞,日本女星紗倉真奈選擇“自婚”——自己嫁給自己!
在教堂里,神父要她宣誓:發(fā)誓不管是健康還是疾病,都會好好愛自己么?
她篤定地說:我會讓自己幸福。
這種新型“結(jié)婚”方式,是日本最近流行起來的,在眾多適齡女子間非常受青睞。
對于這個新名詞的闖入,也有很多人表示不解: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呢?
真奈和另一位為自己舉行“自婚”婚禮的素人姑娘,給出了標準答案:
自婚后,感覺對自己更加尊重;
為努力生活的自己感到驕傲;
自己變得更加自信和快樂。
很多中國女性網(wǎng)友紛紛表示喜歡這樣的“業(yè)務(wù)”,也有人“唱反調(diào)”:
而想“自婚”的女性,恰恰相反:她們從來不怕沒人要,也不怕獨身,與其兩個人湊合,不如一個人瀟灑,在沒遇到真愛之前,絕不將就。
01.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婚姻,
經(jīng)濟獨立,會有更多的選擇
我姐31歲了,獨自在上海工作,收入不錯,活得精致,至今獨身,有一次被催婚,她對親戚們說:
“男人于我來說,不是必需品。”
自身強大,說話也夠底氣。
她說自己嘗到了自己掌握命運,不用害怕因為結(jié)婚生孩子丟掉賴以生存的工作,也不用怕被替代。
或許有一天,會出現(xiàn)那么一個男人,能讓她舍得放棄一些東西,但是目前為止,結(jié)婚永遠不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錦上添花的選項而已。
在綜藝《野生廚房》里,柳巖講到一個女工作人員的真實故事,她30歲那年因為沒結(jié)婚父親氣到生病住院,然后她就噙著眼淚,第二年嫁了。
柳巖說自己家人也會催婚,但自己并沒有結(jié)婚的意愿,甚至寧可以后領(lǐng)養(yǎng)個小孩。但是家庭和世俗的聲音,讓她覺得“婚姻是人人都需要的”。
而汪涵卻直接“反駁”:“有的人他就需要這個(婚姻),有的人就不需要(婚姻)。”
是的,我們家里都沒有皇位要繼承,自己活得開心比什么都重要。
哭著出嫁,難道真的比笑著孤老幸福嗎?
像柳巖這樣有錢有顏有能力的女人,從來不愁嫁,不缺嫁。
或許很多女生轉(zhuǎn)圜不了老一輩的想法,你可以去相親,可以去把結(jié)婚提上日程,但是請不要隨隨便便把自己嫁了。
不論是愛情,還是婚姻,都不是人這一生的必需品。
你有一萬種方法讓自己不孤獨,并不是非要有個“湊活的伴”。
我相信,如果你經(jīng)濟獨立,努力工作,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很能干,你完全有能力把自己照顧好,真的。
人這一生,最忠誠的伴侶,永遠是自己。
02.
有伴的后半生,
彌補不了糟糕的前半生
辦公室的女生們,紛紛表示,如果身邊有這種業(yè)務(wù),一定要去體驗一把。
小時候聽父母的,女孩子要懂事,長大后不懂什么是童年的快樂;畢業(yè)后為了成為獨立女性,上班沒日沒夜;結(jié)了婚,有了孩子,忙得團團轉(zhuǎn),就再也回不到那個精致的自己了,而這些事情,卻被老一輩和很多男人認為是女人應(yīng)該做的。
有一位網(wǎng)友談及父母的婚姻,這又何嘗不是很多人真實婚姻的寫照呢?
兩個人結(jié)婚,結(jié)果女人伺候了男人一輩子。女人真正好的年華,就那么10年,即便老了有伴,回首半生,卻都是遺憾。
我大學(xué)時候一位已年過四十的女老師說:“懂事的女人最委屈;結(jié)了婚的女人一定會貶值;有了孩子的女人都在失去自我。”
她也很迷茫,一直都在用盡全力活著,為什么快年過半百的她,卻覺得從沒活過一樣。
也有不少女性覺得如果遇到可靠的男人,當個家庭主婦也挺好,可是,你以為家庭主婦很輕松,很容易嗎?
很多男人的大男子主義其實是刻進骨子里的,盡管現(xiàn)在慢慢變好,但家庭主婦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不論家庭發(fā)生什么變故,都不能失去婚姻,只能忍著,看臉色吃飯,因為出了社會,就變得毫無價值。
作者葉兮兮說過:
女人,尤其是亞洲女性,總是分外看重婚姻與愛情,以單身為恥,覺著女人一生的事業(yè)就在于嫁個好人家。很多時候,當女人找到靠譜對象時,往往容易疏于奮斗,疲軟下來,漸漸以對方為中心,而這時,往往是感情亮紅燈的先兆。
你以為屈就于家庭,就會得到應(yīng)有的感情補償,而現(xiàn)實恰恰相反。有多少男人能做到,一輩子不變心,十年如一日地照顧妻子,體貼妻子呢。
前半生過得一塌糊涂,又如何期待老來有伴,還能老來開心呢?
03.
遇到良人前,絕對不將就
也有人質(zhì)疑:難道這不是切斷自己的后路嗎?為什么這么堅信自己遇不到值得愛的人呢?
日本這項“自婚”業(yè)務(wù),并沒有法律的認定,并不是婚姻的一種。
它更像一種對自己宣誓主權(quán)的方式,也是一種充滿儀式感的形式。
如果你暫時并長期沒有結(jié)婚計劃,或者受過情傷墮落過,你覺得自己一個人很舒服,都可以為了自己辦一場婚禮。
對著上帝宣誓,你會永遠愛自己,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放棄自己,糟蹋自己。
你可以晚婚,可以不婚,可以哪天遇到良人就去結(jié)婚,這都只是一種選擇。
1971年出生的俞飛鴻,今年48歲了,很多人說她是“不婚主義”,她直接否定了,她在說自己至今未婚的時候,這樣說:
我不是不婚主義,也不是單身主義。
我也不是反對婚姻主義,我不反對一切形式,這些都只是形式。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選擇,不婚也好,單身也好,或者說在一起不選擇結(jié)婚這個形式,都是一種方式,一種生活的方式,我們完全有自由選擇任何一種形式。
這個說法太好了。
婚與不婚,早婚與晚婚,本就是自由意志的選擇,需要什么就選擇什么,哪個狀態(tài)更開心,就進入哪個狀態(tài)。
誠如俞飛鴻所說:“兩個人在一起的孤獨,可能比一個人的孤獨更悲傷。”
如果選擇兩個人徒增傷悲,那為何成為兩個單獨快樂的人呢。
女人相較于男人來說,青春更短暫寶貴,不能隨便浪費。
04.
我勸你“自婚”,
不是希望你孤老,而是希望你安好
最近被譚維維翻唱火的《晚婚》里,有句歌詞:
我從來不想獨身
卻又預(yù)感晚婚
這可能就是很多人的感受吧。
你以為“自婚”的女孩,不想有個值得過一輩子的伴嗎?
她們只是在等,且找到了一個更好的方式,安心地等待。
從來不喜歡孤單,只是還沒遇到,也不想將就而已。
你不該為了任何人的說辭去結(jié)婚,也沒有該結(jié)婚的年齡,只有想要結(jié)婚的人。
就像《剩者為王》里,父親說的那樣:
她不應(yīng)該為父母親結(jié)婚,不應(yīng)該在外面聽什么風(fēng)言風(fēng)語,聽多了就想去結(jié)婚。
她,她應(yīng)該想著和他喜歡的人白頭偕老的,去結(jié)婚。昂首挺胸的,要特別硬氣的,憧憬的,好像贏了一樣。
如果你已婚,也永遠別停下愛自己的腳步,不要被婚姻的瑣碎填滿自己整個的人生。
前方還有大把好時光等你去造,千萬別把二三十歲的年紀,過成一眼就能看到底。
姑娘,你永遠要記得,愛自己你該終身為之奮斗的事業(yè),家庭不是你的唯一的選擇,婚姻不是愛情的墳?zāi)埂?/span>
感情,婚姻,都不是你人生中的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
05.
中國現(xiàn)在約有6.4億女性,而這近7億的女性里,越來越多的她們意識到,自己的地位、自己的幸福人生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要聽流言蜚語,不要總是委曲求全,小女子也可以有大格局。
其實,在這條新聞下面的評論里,太多的女生表示自己很向往這種生活:
不想結(jié)婚時沒人催,想結(jié)婚的時候,一定是和互相喜歡的人。
我希望姑娘你一生要嫁給自己3次:
經(jīng)濟獨立的自己;
不妥協(xié)于世俗的自己;
不將就的自己。
余生,愿你成為更好的自己,遇見最好的他,也擁有更好的生活,好嗎?
作者簡介/十九,性格溫暖,懂世界也更懂你。喜歡一切有色彩的事物,貓系高冷范兒的鄰家大男孩。微信公眾號:撿書先生(jianshu369),先生個人微信:jianshu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