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發射成功,全球矚目,稱贊之聲絡繹不絕。這不僅僅是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的壯舉,更是全人類航天航空劃時代的杰作和星際化生活的開端。
人類自從1961年開始載人航天以來,到2020年SpaceX已經是第9次了,人類歷史上的第8次,是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5號,于2003年10月15日9時整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
從下圖可見,前八次載人發射的飛船依次是:蘇聯東方號飛船、美國水星號飛船、蘇聯上升號飛船、美國雙子座飛船、蘇聯聯盟號飛船、美國阿波羅飛船、美國航天飛機、中國神舟飛船。
2002年10月,eBay花費近15億美元收購了PayPal公司,最大股東馬斯克因此獲得了1.8億美金,并在同年5月創立了SpaceX公司。SpaceX公司的目標是開啟人類星際化生活,它不是一個國家機構或單位,是一個私營的企業。
從 2010 年啟動的“商業乘員開發”(CCDev)計劃到如今正式載人發射,NASA 在這一計劃中撒下近 84 億美元,超過 49 億美元進了波音的口袋;SpaceX 獲得的資助金額大約 31 億美元。
先來看看驚人的研發速度以及它奇跡般的成功率:
2006年,Merlin(梅林) 1A發動機研制成功,Falcon 1(獵鷹1號)火箭研制成功。
2006年3月24日、2007年3月20日、2008年8月2日,Falcon 1三次試發射全部失敗。
2008年9月28日SpaceX終于成功發射了Falcon 1,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火箭發射入軌的私營商業航天公司。
2009年7月14日,SpaceX完成了全球首枚私營火箭成功將商業衛星送入軌道(Falcon 1)。
2010年6月4日,Falcon 9(獵鷹9號)試飛成功。
2010年12月8日,搭載著龍飛船的獵鷹9號發射成功,標志著全球首個私營研制宇宙飛船成功發射入軌和回收。
2011年,SpaceX開始研制火箭回收(軟著陸)技術。
2012年5月25日,龍飛船首次對接ISS(ISS是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的縮寫,此次對接是機械臂對接,非全自動),SpaceX成為全球首家向ISS發送飛船的私人公司。
2013年,SpaceX火箭回收項目Grasshopper 測試飛行成功,并實現了744米飛行,包括懸停和安全著陸。也是在該年,SpaceX成為全球首家私營公司成功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2014年,NASA與SpaceX簽署了CCP(Commercial Crew Program,國際空間站人員運輸項目)合同,共計26億美元,與此同時SpaceX開始研發Dragon 2(即Crew Dragon,載人龍飛船,之前Dragon龍飛船只負責貨物)。
2015年,SpaceX首次實現了Falcon 9火箭安全在陸地軟著陸。
2016年,SpaceX首次實現了Falcon 9火箭安全在海上平臺軟著陸。
2017年,SpaceX發射18次,100%成功發射、100%成功回收一級火箭(排除4次發射時考慮搭載貨物載荷過重主動放棄),實現全球首次重復使用、垂直回收軌道級火箭,全球首個太空飛船重復使用(貨物龍飛船)。
2018年2月6日,SpaceX成功發射了Falcon Heavy重型獵鷹,就是搭載著SpaceX宇航服假人(Starman)坐在特斯拉Roadster飛往火星那次,同時完成了2個助推火箭陸地回收,可惜的是芯級火箭二次反沖點火失敗,最終落在了海上平臺“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旁邊的海里。實現全球首家私營公司將航天器(特斯拉Roadster轎車)送入日心軌道。
2019年3月3日,SpaceX為CCP任務的試發射任務DM-1(2020年為DM-2),載有SpaceX宇航服的假人乘坐Crew Dragon載人龍飛船抵達ISS,并安全返回。成為全球首家私營公司發射載人飛船,且是美國第一個與國際空間站自動對接的飛船。也是在同年,SpaceX實現全球首次空中網捕整流罩,全球首次復用整流罩。
2019年4月,SpaceX下一代產品BFR(Big Falcon Rocket,大獵鷹火箭),后改名為“Starship”(星際飛船),成功點燃了Raptor(猛禽)發動機。搭載Raptor引擎的“Starship”功能測試原型機Starhopper成功起飛150m并降落在指定位置。
2020年1月7日,SpaceX成為全球最大衛星運營商。
2020年5月30日,SpaceX成為了全球首家承運宇航員往返國際空間站的私營公司。
再看看SpaceX的報價:
SpaceX 載人龍飛船的報價為每個座位 5500 萬美元,波音船票每人 9000 萬美元,俄羅斯船票每人 8000 多萬美元。波音比SpaceX貴超過63%以上,俄羅斯比SpaceX貴超過45%以上。
空間大,座位最多為7個,電子觸屏操控,視野寬廣。本次航天飛行還帶了一個小恐龍哦。
SpaceX并不是一開始就定制好今天的飛龍號,然后拆分成各個模塊,逐一完成并整合。相反,SpaceX一開始就目標明確,就是為了星際化生活而邁出全人類的第一步。SpaceX采用的是迭代的模式,不斷的嘗試和完善,現在成功升空的飛龍號也是第二代。即使是同一個型號,SpaceX也是不斷的優化和改善。
龍飛船是一個膠囊狀的航天器,高約8.1米,直徑4米,配備7個座位,有4個舷窗,艙內的座椅是由最高等級的碳纖維和阿爾坎塔拉織物面料制成,座椅前方的觸摸式顯示屏將向宇航員提供飛船位置和艙內環境等信息。同時,增加了窗戶、觸摸屏控制臺、應急逃生系統、環境控制以及生命支持系統等人類需要的設施及系統。
我們來看看馬斯克的采訪視頻截圖,他在采訪中說道,人類生活將首次變得星際化,在地球45億年歷史以來頭一回,我希望這會是星際化生活的第一步。
“在我看來,失敗就是一種選擇,如果沒有失敗,就說明你的創新不夠。”
馬斯克的這番話激勵了無數科技開發者,同時也批判了一些陳舊的害怕失敗逃避失敗的觀念。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1971年6月28日出生于南非,18歲時移民加拿大。工程師、慈善家、PayPal貝寶(最大的網上支付公司)聯合創始人。以及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環保跑車公司特斯拉(Tesla)以及SolarCity三家公司的CEO。
這個牛逼的人還客串了《生活大爆炸》第九季第九集,扮演一個刷盤子的家伙。
SpaceX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成功,象征著人類星際化生活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馬斯克又兌現了一個他曾經吹下的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