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
天津一對80多歲的老夫妻,到法院去起訴離婚。
這本來不是什么稀奇事,畢竟無論在什么年紀,都有重新追求幸福的權利。
只是,這對老夫妻一直以來的相處模式,卻讓網友們驚呆了。
兩個人結婚57年之久,一直維持著嚴苛的“AA制”生活。
家里的東西,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必須分得清清楚楚。
大到睡覺的房間,小到一把菜刀、一個雞蛋,都要在上面做上標記,免得對方用混了。
在采訪中,這位妻子提到:
“不管誰給他的東西,回來他不給我,都他自己吃。”
評論里很多網友表示震驚:這樣的婚姻生活,過得還不如合租的室友。
看了這對老夫妻讓人窒息的相處模式,想反思一個問題。
最近幾年,社會不斷在強調婚姻中的“獨立性”。
不少人認為,只有保持精神和經濟的雙重獨立,才能在婚姻中擁有隨時離開底氣。
不可否認,婚姻中的獨立很重要,但過分劃清界限卻并不是一段婚姻的良性關系。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世間萬物皆要講究適度。
婚姻,應該是兩個人共修一個家庭,而不是比誰離開的時候更有底氣。
過度的獨立,贏得了底氣,一不小心,卻會輸了整個婚姻。
越獨立的婚姻,越容易失敗
喜歡看脫口秀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思文和程璐這對夫妻。
就在前不久,兩人在微博上官宣離婚了。
程璐發文說:
“我和思文經過友好協商,確實已經辦理了離婚手續,從夫妻做回了兄弟。”
隨后,思文轉發了這條微博,并配文:
“是真兄弟了,加油。”
多年夫妻,終成兄弟。
很多人覺得遺憾,也有些想不明白。
兩個擁有共同愛好、共同笑點的靈魂伴侶,怎么就走到了離婚這一步?
其實,縱觀這場7年的婚姻,有些裂縫早已存在。
相信大家都聽過思文在脫口秀中那段經典的“夫妻兄弟論”:
經常有人會問一個問題,就是男女之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
我覺得是有的,我跟我老公就是。
夫妻久了,完全可以把雙人床賣了,改成上下鋪,你就是我睡在上鋪的兄弟。
觀眾們聽的時候,只把它當做一個搞笑的段子。
但其實,這就是思文和程璐婚姻生活的真實寫照。
就像思文在段子里講的那樣,在結婚的第二年,兩個人就成了分床而睡的“兄弟”。
不是因為感情問題,只是單純的作息時間不同。
不想改變,又不愿意打擾對方,這是他們一直以來的相處的模式。
去年,對于思文來講是挺難的一年。
親人離世,自己生病手術,正是需要人陪的時候,但那段時間程璐忙著創作,思文選擇了一個人扛著。
習慣了獨立的兩個人,一個不說,一個便也覺得不需要。
離婚后,思文反思了這段婚姻的問題,她說:
“我覺得可能還是平時生活的過于獨立吧,我倆互相,從來不干涉對方的任何生活。
但我覺得任何事情它都有一個度,需要很好的平衡和把握,不是那么容易的課題吧。”
亦舒曾說:
“婚姻,無論用何等浪漫或感情豐富的目光去正視,都是合伙關系中最難長久完美維持的一種。”
有時候,我們只知道獨立能讓自己離開的時候有底氣,卻忘了開始一段婚姻的目的不是為了離開。
夫妻之間,自然不必時時捆綁。
可太過獨立的兩個個體,早已失去了步入婚姻的意義,而這段關系也終將走向“滅亡”。
你的獨立,其實是對伴侶的傷害
小黎是我認識的人中,最灑脫獨立的女性。
結婚三年,把自己活成了“雌雄同體”,家里的事情她都能解決,小到換燈泡,大到家具組裝,簡直無所不能。
就連生孩子這件事,她也表現了驚人的“獨立性”。
臨近生產那段時間,小黎的老公向公司請了產假陪她。
可小黎聽說她老公的公司正好有個晉升的項目,便催著他回公司上班。
老公不愿意,說要陪著她生孩子。
小黎不樂意,覺得自己一個人可以,最后她老公拗不過,回公司上班了。
兩年后,兩個人離婚了。
離婚的時候,小黎的老公對她說:
“我覺得自己在這段婚姻中是個多余的人,你根本不需要我,也不需要這段婚姻。”
直到那一刻,小黎才明白自己的“獨立”給伴侶帶去了那么大的傷害。
以前她總以為,自己獨立一點,不麻煩對方,夫妻生活會更加和諧。
但沒想到恰恰相反。
婚姻中的獨立,就是一把傷人的雙刃劍。
既傷害了伴侶的熱情,也傷害了自己被愛的機會。
在張愛玲的《傾城之戀》中,范柳原對白流蘇說過這樣一句話:
“最無用的女人,還是最最厲害的女人。”
這話乍一聽覺得沒有道理,可放在婚姻中卻十分合適。
無用,其實不是一無是處,而是要在婚姻生活中發揮“無用”的價值。
再獨立要強的人,在婚姻中都要懂得示弱。
給伴侶一點發揮的空間,既能減輕自己身上的擔子,又能讓伴侶感到被需要的愛意。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系也就無從建立。”
夫妻之間,應該要有一個互相麻煩的過程。
你幫我做一點事,我幫你做一點事,感情才會流動中保持原有的溫度。
最好的夫妻關系,是彼此需要
在馬斯洛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把人類的需求分為五大類。
由低到高分別是: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前面三點都是基本需求,后面兩點是更深層次的精神需求。
而在最后兩點中,被認同和被需要又格外重要。
有心理學專家指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只有感受到對方對自己的需要,才會想要繼續相處下去。
由此可見,人與人之間要想關系長久,就要讓對方體會到被需要的感覺。
夫妻之間更是如此。
在《親愛的客棧》中,劉濤和她老公王珂的日常一直很甜。
在外雷厲風行的劉濤,到了王珂面前,就變成了一個很會撒嬌的小女人。
在一期節目中,劉濤分享的她和老公王珂的一個日常,讓我印象深刻。
她說,有一次早上自己在刷牙洗臉的時候,王珂走過來,貼在她身上,像小羊一樣從背后抱住了她。
“我在那一瞬間能感受到,原來王珂那么需要我。”
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卻讓劉濤有了想流淚的沖動。
或許,最好的夫妻關系,就應該是這樣的。
你需要我,我也需要你。
因為相愛,我可以放下防備,丟掉堅強,把需要和脆弱都展現給你看。
正如主持人孟非所說:“兩性關系能夠長久重要的就兩條:互相需要和彼此欣賞。”
在婚姻中,千萬不要把伴侶當做外人。
學會表達自己的需要,提高彼此的信任度和依賴感,才能更好的維持夫妻關系。
有人說,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安全感負責,要具備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話本沒錯,但在你堅強、獨立的同時,也要允許自己在婚姻中做個有需要的人。
你要相信,獨立很好,但婚姻也可以讓你依靠。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有這樣一句臺詞,很好的詮釋了婚姻的意義:
“因為人生艱難,所以需要一個人來同舟共濟。”
結婚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你找個人搭伙,然后各過各的生活。
而是要找一個可以互相依靠和扶持的人,去共度人生每一段艱難的旅程。
當你不需要那么獨立的時候,你才能體會幸福的味道。
作者簡介:南城,南城一夢,執筆書浮塵。本文首發拾讀(sdds10),百萬讀者訂閱大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