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優(yōu)秀教案分享
初中地理《河流》
河流 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從地圖上找出我國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未注入海洋的主要內流河;
2.能夠從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有無結冰期等方面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圖查找我國主要的內流河和外流河,并歸納出內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特征,提高歸納地理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眾多的河流,加深對祖國的熱愛,初步建立人地關系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熟悉我國主要河流及分布。
2.歸納出外流河和內流河的分布特征。
【教學難點】
歸納我國主要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通過播放歌曲《黃河大合唱》引入新課。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教學
(一)河流的作用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中國主要河流分布圖,思考:我國遼闊的大地上有這么多星羅棋布的河流,這些河流對于我們的來說有什么意義?
學生:看圖思考問題。
【過渡】我們國家的河流分布有何特點、都注入哪里,我們接下來一起來探究。
(二)基本概念:內流河(區(qū))與外流河(區(qū))。
教師:引導學生讀中國主要河流分布圖思考,了解我國內流河和外流河的特點。
【學生活動】結合中國主要河流分布圖,找出長江、黃河、塔里木河,回答一系列問題:
①這幾條河流最終流向何處?(長江和黃河注入海洋、塔里木河最終消失于沙漠中。)
②有哪些河流像長江、黃河一樣最終流入海洋?它們主要分布在我國哪些地區(qū)?(額爾齊斯河、瀾滄江、金沙江、珠江等,主要分布在我們的東南部。)
③有哪些河流像塔里木河一樣最終未流入海洋?它們主要分布在我國哪些地區(qū)?(黑河、布哈河等;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部內陸地區(qū)。)
【過渡】那我們怎么描述河流的特征呢?
(三)河流的水文特征
先設疑問,再讓學生合作討論,最后師生一起做歸納總結。
教師:請同學們看課本圖 2.31 我國東部主要河流流量年變化曲線圖,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1.四條河流分別分布在我國的什么地區(qū)?
2.四條河流什么季節(jié)流量最大,什么季節(jié)流量最小,為什么?
3.黃河、松花江為什么在冬季出現枯水期甚至斷流?
4.分析我國各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有何不同?
師生總結:長江、黃河、松花江三大河流雖然都位于我國的東部地區(qū),但又有顯著差異:秦嶺—淮河以南的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冬季沒有結冰期;而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流量小,含沙量大, 冬季出現枯水期,有結冰現象,甚至斷流(特別是黃河,由于流經植被破壞嚴重、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是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東北地區(qū)的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結冰期長。讓學生有表格的形式對比,加深記憶效果。
環(huán)節(jié)三:小結作業(yè)
小結:引導學生先對本節(jié)課內容進行知識梳理,然后出示本節(jié)課知識體系。
作業(yè):如何有效利用它帶來的便利、避免它帶來的災難,我們要如何開發(fā)和治理好長江和黃河,請同學們課后在網絡上搜集資料,下次課給同學分享你的成果。
四、板書設計
★
優(yōu)秀說課稿分享
初中地理《河流》
河流 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
現在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三節(jié)《河流》(以外流河為主)。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于本節(jié)課,我將以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八年級上冊第二章主要從我國的地形、氣候、水文、自然災害四個方面介紹我國的自然環(huán)境。《河流》這部分內容圍繞河流的基礎知識以及各自然要素對河流水文特征的影響而展開。本節(jié)有三個小標題:
1.以外流河為主;2.長江的開發(fā)與治理;3.黃河的治理與開發(fā)。根據具體內容,我將本節(jié)內容分為兩個課時:1.以外流河為主;2.長江的開發(fā)與治理和黃河的治理與開發(fā)。本節(jié)說課的內容是第一課時。
從教材結構上看,本節(jié)課既是學習氣候的延伸和擴展,又為下面學習黃河和長江奠定了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本節(jié)課是教材的重點。
二、說學情
【過渡句】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
八年級的學生個性普遍突出,對新鮮的、有趣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在授課過程中要提供大量的學生感興趣的材料,順應學生的特點,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但是他們對自主學習還不大習慣, 缺乏相應的主動性。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句】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從地圖上找出我國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未注入海洋的主要內流河;
2.能夠從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有無結冰期等方面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圖查找我國主要的內流河和外流河,并歸納出內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特征,提高歸納地理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眾多的河流,加深對祖國的熱愛,初步建立人地關系意識。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點本身的難易程度,學生很難建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也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為:
【教學重點】
1.熟悉我國主要河流及分布。
2.歸納出外流河和內流河的分布特征。
【教學難點】
歸納我國主要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五、說教法方法
【過渡句】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結合教材特點和初中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樂于交流的學習特點,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地圖法、小組合作法、情境創(chuàng)設法、探究法、案例法。
六、說教學過程
【過渡句】下面我將重點闡述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我將采用多媒體導入法進行導入,通過播放歌曲《黃河大合唱》,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猜歌曲描述的是我國哪條河流,引出黃河。再讓學生說說我國還有哪些主要的河流、有何特點,從而引入新課。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聽歌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置疑問吸引學生,激起他們急于探求結果的好奇心。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教學
(一)河流的作用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中國主要河流分布圖,并提問以下兩個問題:①同學們請看中國主要河流分布圖,說說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②我國遼闊的大地上有這么多星羅棋布的河流,這些河流對于我們的來說有 什么意義?
【過渡】那我們國家的河流分布有何特點、都注入哪里,我們接下來一起來探究。
(二)基本概念:內流河(區(qū))與外流河(區(qū))。
教師引導學生讀中國主要河流分布圖思考,了解我國內流河和外流河的特點。
【學生活動】結合中國主要河流分布圖,找出長江、黃河、塔里木河,回答一系列問題:
①這幾條河流最終流向何處?(長江和黃河注入海洋、塔里木河最終消失于沙漠中。)
②有哪些河流像長江、黃河一樣最終流入海洋?它們主要分布在我國哪些地區(qū)?(額爾齊斯河、瀾滄江、金沙江、珠江等,主要分布在我們的東南部。)
③有哪些河流像塔里木河一樣最終未流入海洋?它們主要分布在我國哪些地區(qū)?(黑河、布哈河等;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部內陸地區(qū)。)【設計意圖】通過這幾個問題幫助學生梳理內流河(區(qū))與外流河(區(qū))的概念。地理圖表是地理信息的載體,是學習地理的“工具”,也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地理知識的形象表達。通過閱讀地圖也能提高學生讀圖素養(yǎng),能夠養(yǎng)成從地圖中獲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過渡】那我們怎么描述河流的特征呢?
(三)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我會采用先設疑問,再讓學生合作討論,最后我做歸納總結的方法解決,這樣既可訓 練學生發(fā)散思維,又能訓練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看課本圖 2.31 我國東部主要河流流量年變化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四條河流分別分布在我國的什么地區(qū)?
2.四條河流什么季節(jié)流量最大,什么季節(jié)流量最小,為什么?
3.黃河、松花江為什么在冬季出現枯水期甚至斷流?
4.分析我國各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有何不同?
然后我再總結:長江、黃河、松花江三大河流雖然都位于我國的東部地區(qū),但又有顯著差異:秦嶺—淮河以南的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冬季沒有結冰期;而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流量小,含沙量 大,冬季出現枯水期,有結冰現象,甚至斷流(特別是黃河,由于流經植被破壞嚴重、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是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東北地區(qū)的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結冰期長。讓學生看表加深記 憶效果。
【設計意圖】這樣,通過合作探究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深層思維, 從而掌握這一重點知識。再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將知識運用于生活,如長時間的降雨會使身邊的河流發(fā)生什么變化?第三部分內容:閱讀材料京杭大運河。給學生一定時間讓學生自己閱讀,提高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并通過提問等方式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并對主要知識進行強調。最后一部分內容,呈現出身邊的河流被污染的圖片,讓學生討論如何防治水污染;如何在生活中節(jié)約用水。讓同學們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習慣,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增強環(huán)保意識,最終達到教學目的。
環(huán)節(jié)三:小結作業(yè)
課程的最后,我將引導學生先對本節(jié)課內容進行知識梳理,然后出示本節(jié)課知識體系。這樣設計有助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提高歸納總結能力。
本節(jié)課的作業(yè)如下:如何有效利用它帶來的便利、避免它帶來的災難,我們要如何開發(fā)和治理好長江和黃河,請同學們課后在網絡上搜集資料,下次課給同學分享你的成果。
【設計意圖】開放性的題目,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搜集材料,整理資料的能力,并可以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七、板書設計
為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比較注重直觀、系統(tǒng)。我采用的是綱目式的板書,能夠理清全文脈絡、便于提綱挈領;突出教學重點、深化課文內容;節(jié)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