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冰島茶因其茶味鮮爽度高及產量稀缺而身價暴漲。談及冰島產地的茶歷史,有文字記載的時間為明朝(1485年前后),口傳卻早于明前。對冰島茶的歷來,在茶界流行于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為當地土司“版納古茶山引入”之說,二為他地引入之說。冰島茶到底是怎么來的?普洱茶專家高照教授以植物學觀點論證其來龍去脈。
“從植物學觀點來看,首先可以肯定冰島茶屬于云南大葉種茶,即普洱茶變種,在國際上稱之為阿薩姆變種(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其次,冰島茶樹種是經過人工栽培馴化而來的,非老撾、緬甸原始森林里面的野生茶;第三,冰島茶樹是勐庫大葉種群體的重要代表。”高照教授說。
臨滄有好茶,冰島茶就是臨滄茶中的一個代表。那么,經人工栽培馴化而來的冰島茶種,是臨滄本土培育出來的,還是從外地引進的茶種呢?高照教授認為,勐庫栽培型茶,一部分茶種是臨滄自有的(如雙江勐庫大戶賽茶、永德茶),但“大多數優質茶種是明清時代從西雙版納引入臨滄雙江,隨后傳到鳳慶等地,形成了今天中國最重要的茶樹品種,如勐庫大葉種、鳳慶大葉種等?!?/div>
臨滄自有大葉種,為何還要引入西雙版納州的茶種呢?從普洱茶發展史來看,“普洱茶始于漢唐,興于明清時期。但真正的云南大葉種茶作為商品茶(特別是貢茶)的利用時期是在明朝左右?!备哒战淌谡f,“在三四百年前,只有作為大眾的商品,或茶馬古道上的重要商品(進貢),這茶才有提高的價值?!边@便是西雙版納大葉種優于臨滄茶種的明證。
三四百年前,正值普洱茶的興旺時期。此前,漢朝時期的普洱茶并不'吃香’,爾后,從宋朝開始普洱茶才逐步走向市場,一個是以運輸的方式把普洱茶運出了原產地,再者是中原文化和先進的漢族種茶經驗與云南少數民族的種茶歷史相融合--如易武茶區現今一片一片的古茶園便是當時開墾種茶的活見證。
此外,在云南的某些地方還引種了小葉種茶。經云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王平盛先生證實,在西雙版納州象明鄉倚邦村茶區確實發現了小葉種。
從遺傳學觀點論證:倚邦小葉茶種的形成
談及云南小葉茶種的起源,在業界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主流的說法,云南小葉種茶種是由本土大葉種變異而來的。比如,有“權威人士”認為,云南小葉種的茶種源于云南,甚至說是小葉種茶種起源于昆明,包括太華茶、十里香、寶洪茶,都認為是在云南起源的小葉種。另外一種說法是,云南倚邦地區的小葉種茶種源自巴蜀大地,即四川。
云南小葉種茶種是外來的,還是大葉種茶種變異得來的呢?“小葉種茶,包括太華茶、十里香、寶洪茶都是從外面引進的茶種。”高照教授認為,在云南茶葉中,有一部分葉子很較小的被稱為“藤條茶”,這類茶是由云南大葉種茶種變異得來的。茶的葉子是茶樹的營養器官,營養器官會在生態環境變化的條件下,有很大的改變,如茶葉的葉型和葉片的大?。ê退倪z傳特征關系不大),所以說,在大葉種茶種中也有葉子比較小的一些個體,或者是群體。
從遺傳學的觀點來看,高照教授認為,“小葉種和大葉種的起源地不是同一起源地?!北热缛祟悾诜N人與白種人兩者同是一個人種,是在兩個不同的氣候帶或者是兩個不同的有著較大差異的生態環境條件下形成不同的人種。而大葉種茶生長在原始森林中,茶樹需不斷的往上長才能在常綠闊林當中獲得陽光,所以其樹型屬于喬木型,其葉片比較寬大且葉片較薄,再者大葉種茶鮮葉的茶多酚含量明顯高于一般小葉種的含量。
“我們談古老茶樹原始物種的起源問題,要充分地了解四五千萬年時的氣候,甚至包括當時地球板塊的結構和變化?!备哒杖缡钦f,“在沒有人類之前,地球的溫度是往下移的。所以,云南小葉種茶種的形成和起源,至少是在云南的東北部(現在的昭通),貴州、四川等地,不會是昆明,更不可能是現在的西雙版納境內?!币虼?,云南的古氣候古地質條件不具備形成小葉種茶的遺傳特征。
另外,高照教授還表示,“我作為一個生物學家,我相信我的生物學知識的牢固性,將逐漸澄清這一切;在學術上,這些大家都可以擺事實,講道理?!?/div>
從茶組植物學論證:云南小葉茶種的形成
“按張宏達分類系統,茶組植物有30多個物種,張宏達認為大葉種茶種和小葉種茶種不是一個物種,兩者的祖先也不是同一個。而英國皇家植物院科剖教授閩天祿則認為,茶組植物有十三個物種,大小茶種且是同一個物種。”高教教授說,在這13個物種中,只有2至3個物種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其他原始野生種的雄蕊是有幾百個,雌蕊就一個的是阿薩姆變種和小葉茶種,有三個柱頭的則是后來演化為栽培型的茶種。13個物種中又有10個物種有4個柱頭或5個柱頭的是原始野生物種、更古老的物種。那么,云南現在栽培的大葉種、小葉種,以及廣西地區和云南紅河州的白毛變種(Camelliasinensisvar.pubilimba),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其柱頭只有3柱,種子只有3個,最多有4個,野生的可能有4個或5個。
“根據我作為遺傳學的研究,我的觀點是,大小葉種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高照教授說,從遺傳漂變學說(即摩爾根基因理論)來看,一個物種的形成是環境加基因突變,比如一個老的物種,它可以發散到好多地方,若發散到和它原來類似近似的環境中,其基因一般不發生突變;若發散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中,其基因發生突變并適應了新的生態環境,而某些特征又和老的物種有了一個本質的蛻變,才是一個新的物種或是一個新的變種的形成。
換而言之,小葉種茶種在一個新的生態環境中已形成特有的特征。第一,不管是形態特征,還是含茶多酚的含量都有別于大葉種茶種(小葉種的茶多酚含量在20%以下,大葉種的茶多酚含量在30以上);第二,小葉茶種抗寒性更強,在零下10到20攝氏度下都可以存活。也就是說,大小葉種兩者間存在較大的差別,至少是變種間的差別,甚至是物種間的差別。高照說,“我的觀點還要由科學測試(DNA測試),和科研成果來驗證。”
另外,據介紹,有行業人士說賀開現在有1300年的栽培型的茶樹。從現有的資料來看,云南栽培型茶樹最老的是南糯山已仙逝的800年茶王樹。如果賀開真正的有1300年栽培型的茶樹,那么就要改寫普洱茶的栽培樹種現留樹種歷史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