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黃憲,宇叔度,是汝南慎陽人。他的家世貧賤,父親是位牛醫。
盡管黃憲不是豪門大族出身,但是很有才學,德行兼備。在家孝敬父母尊老愛幼,與人談話彬彬有禮,做事謙虛禮讓,且博學多識,言語中體現出對問題獨到精辟的見解和看法。
黃憲的才學與品德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同鄉的人沒有不豎起大拇指夸獎他的。很快,他的名聲就傳到其他郡縣。官府 舉薦他為孝廉,皇帝又召他做官。黃憲推辭不去。父母友人都勸他,他卻說:
“我有何德何能,敢當此重任?還是不去為好。”
官府屢次派人勸說,黃憲沒有辦法,只好暫時到京師,但不久就回來了。最終還是沒有做官。
黃憲溫良謙讓的事在民間廣為傳揚。有一次,潁川人荀淑來到慎陽,在旅舍與黃憲不期而遇。這時黃憲剛剛十四歲,但氣質儒雅,與眾不同。荀淑覺得他是個奇人,便主動和他攀談,被他淵博的學識所折服,久欠不愿離去。他對黃憲說:
“你是我的師表呀!”
不久,荀淑去拜訪袁閎。沒等到袁閎說話,荀淑就問道:
“仁兄的同鄉當中有一位顏回,你知道嗎?”
袁閎聽了此話,不假思索地回答說:
“你見過黃憲了嗎?也就是顏回一樣的賢人。”
當時,同郡有一個名戴良的人,自恃才高,十分傲氣。他在人前總是昂首挺胸盛氣凌人,與人說話帶著蔑視的口氣,不屑理喻。
然而,每次見到黃憲,他馬上收起傲容,變得很恭謹,垂手低頭,自愧不如。回到家后,戴良悶悶不樂,一副情緒低落若有所失的樣子。他的母親看到兒子的表情,心中已經明白其中的原因。
“你又見到牛醫兒了吧?”母親問道。
知子莫若母,母親的話正打動戴良的心。戴良點點頭,沮喪地說:
“是的。我要是不見叔度,感覺不出不如他,總覺得自己的學問不錯。等見到了他,不知為什么,覺得他在前邊,忽而又到了后邊,實在難以揣摩他的學識。叔度真是一位不同凡響的人哪!”
不僅戴良佩服黃憲的為人與學識,同郡的陳蕃、周舉等人每提起黃憲,總是贊嘆不已。陳蕃曾說:
“幾個月不見黃生,自己原先陋劣的想法就萌生出來。與叔度在一起,受益匪淺呀!我們應該好好向他學習。”
后來,“牛醫兒”這一典故,用來稱頌人有才學、有風度。(丁雙雙)
《后漢書·黃憲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