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彩禮婚依舊難成
作者丨張彬
有一股風當下似乎吹得很急,堅決抵制高價彩禮。有人把彩禮稱其為低俗,予以扼制。
高價彩禮自然是一股不好的風氣,對于普通家庭確實是個非常大的壓力。彩禮越來越高,讓人看到的不是幸福的婚姻,而是把婚姻當作了一種買賣,一種隨著市場化的發生發展而逐步沒了味的東西。高價彩禮不但沒有讓婚姻守得更好更牢,反而在市場化的驅動下變得越來越不穩定,越來越缺少人情。
反過來說,彩禮并非是什么壞事。彩禮這個東西傳統里面就有,只是一直以來就是個形式,并不像現在這么高、這么重、這么讓人喘不過氣來。彩禮作為男方對女方家庭的一種禮數,體現了對女方父母的尊重。現實中,彩禮到了女方家,大多數家庭都會如數留給女兒,作為女兒日后的一種儲備,并沒有真正成為女方父母的資產。說到底,這些彩禮都會隨著女兒的出嫁繼續以另外一種方式,返還給了男方,無非是保管在女兒手上。
說到彩禮,絕大多數女方父母不但沒有收下半分錢,更多時候還要稍微貼一點進來,條件好的甚至會貼到更多。只是當原來是禮儀性的東西,不知何時起突然就被一些人抬起了價,讓很多人壓在彩禮之下。
高價彩禮把彩禮的原義給糟蹋了,讓禮成了累。
于是有人站出來呼吁,打制高價彩禮。不能說這種行動不正確,至少可以在某種不斷蔓延的情勢下,有效制止,不讓其外溢,或者說繼續膨脹,興許是件好事。
當回過頭再來看看彩禮,看看事實難以成婚的諸多農村小伙,彩禮只能說是其中很小的一個障礙。
高房價應該說是最大的殺手。有人會問,鄉下人可以不必要非得進城買房,鄉下結婚沒什么不好。鄉下其實不比城里差,問題是鄉下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等實際民生資源嚴重匱乏,有學校沒老師,有醫院少醫技,這些資源全跑到城里去了。孩子上學就不得不進城,能夠像城里孩子一樣享受到優質教育。于是,結婚要城里有房便自然而然成了首選,也是不得不選的條件。
彩禮無論多高,其實都是家庭內部更換了管理人員而已。買房就不同了,錢被房產商賺掉了,不得不背起高額房貸。一結婚就要拼命還房貸,一下子回到窮困的過去。
有些家庭因為兒子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又怕真的難找,只能提前購房,等待機會,至少有了房媒人幫忙吹風也吹得像那么回事,增加成婚的概率。從購房開始,實際上農村家庭便開始舉全家之力,圍著還貸轉。
農村小伙難成婚,困惑他們的不僅僅是高彩禮、高房價,更有復雜的社會因素,如低收入、難就業、門檻高、基礎弱等。有這么句話“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這梧桐樹誰來栽,鳳凰能不能來,這都是值得思考的深思的事。
過分強調進城,不重視發展鄉村經濟,種再多的梧桐又有何用。要實實在在帶領村民致富,讓農村振興起來,讓村民富起來,讓更豐富的資源也能扎根農村,讓村民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城里一樣的生活,這才是破解鄉村婚姻難的關鍵。
鄉村是個大舞臺,年輕人才是這個舞臺的主角,留住鄉愁,留住鄉村發展的后勁,更要留住年輕一代敢于人先的奮斗,就要綜合鄉村發展的利與弊,加快鄉村振興步伐,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讓他們在掌握技術的時候,口袋里飽起來,讓新時代農民成為人們敬仰的人,讓農村成為年輕農民廣闊發展天地,讓他們和城里人一樣娶得上老婆,過得上好生活,更能享受幸福生活。
2023年7月31日
原 創 首 發
?作者簡介
來源:我悅我行(微信號:zbklsh6688)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不妥,敬請告之)
本期編輯: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