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的秘密藏在染色體中
男人和女人有一項明顯的差異:決定性別的染色體不同。無論男女,都有23對染色體,也都由其中一對染色體來決定性別,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而男性是XY。男女在性染色體上的差異,會影響到某些疾病的發生率。 1986年,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X染色體上有一個基因在DNA修復上扮演了關鍵角色。假如男性在這個基因上有了缺陷,身體修復基因病變的能力就會受損。而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發生的病變日積月累之下,就可能加速老化和引起疾病。女性由于有兩個X染色體,因此比男性多了一重保障。例如,具有會引起肌肉萎縮癥或血友病的遺傳病變使其中一個X染色體上的基因形成缺陷,那么另一個X染色體便可以立刻上場候補。相反的,男性X染色體出現缺陷,就無可避免地發生疾病了。
又是荷爾蒙作崇
專家也懷疑,男女在壽命和死因上的差異,可能至少有一部分和性荷爾蒙(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和女性荷爾蒙動情激素)有關。 許多證據顯示,睪固酮會令男性沖動、易怒,攻擊性和活動力增強。由于從青春期開始,男性荷爾蒙分泌增多,有些科學家稱這段時期男性死亡率增高為“睪固酮中毒”。步入中年后,睪固酮還會增加血液中“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減少“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提高男人得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相反的,女性荷爾蒙動情激素卻為停經前的婦女提供了保護作用,降低年輕女性罹患心臟病和骨質疏松癥的風險。近來,醫學研究也顯示,動情激素或許能預防老人癡呆癥等腦部疾病。
懂得和疾病相處
“女性活得比男性久,不一定代表女性比男性健康。有可能是女性比較懂得和疾病共處罷了?!惫鸫髮W醫學院教授佩爾和佛雷茲在《科學的美國人》雜志上指出。換句話說,面對疾病時,女性可能有較強的韌性。的確,女性不見得比男性少病痛。據2000年的一項老人狀況調查顯示,65歲以上女性人口中,健康不太好、罹患慢性病者占58%,高于男性的53.8%。而年老女性每三個月看病5.4次,也高于男性的4.6次。 另外,男性多半很容易緊張,表面雖然看似堅強,但從他們總需要配偶陪伴,治療的問題和事物也支使太太去詢問辦理的行為看來,依賴的心理十分明顯。反之,女性則顯得堅強。
在抗癌的意念上,男性較悲觀,對癌癥多半不愿正面接受,在療程中容易退縮,不能忍耐長期病痛,他們的想法不外乎是:“我人生的漂亮仗已經打完,還要做什么拼斗呢?”至于女性的意念則趨向于:“家庭還要我支撐,孩子需要我,我要活下去!”態度較積極,忍受苦難的韌性和毅力也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