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寫了郭槐、賈南風母女的故事(戳這里可閱讀:《她把丈夫的小妾打死,還送女兒去做太子妃》),講到了四大美男子之一潘安,我就想一篇八卦文,八卦一下中國古代四大美男子的結局。
好多人說賈南風跟美男子潘安有一腿,但我看了下時間線,感覺不大可能。
賈南風沒有把持朝政之前,不可能跋扈到要養男寵;她把持朝政之后,潘安都四十好幾了,擱古代都可以當爺爺了。而且,晉惠帝再蠢,也不可能容得下這種事。
潘安的確侍奉過賈家,但他的服務對象是賈南風過繼過來的養子賈謐(也是侄子)。那時候,他是賈謐主建的文人集團“二十四友”的首要人物,非常得賈謐的看重。
因為參與陷害太子謀反的活動(即對太子醉后所抄的一篇文字進行了處理),司馬家返攻賈家時,他受到牽連,被處死,還被誅三族。
潘安這一生也挺讓人唏噓。他長得極美,引得無數美女犯花癡,走出去都要好多人自動給他投擲水果(古代的水果可不便宜),還留下了“擲果盈車”的典故。被司馬炎注意到,但后來同僚嫉恨他,把他排擠出朝廷,坐了十年冷板凳,后來好不容易才當上個縣令。
他有個老婆,是晉代名將楊肇的女兒,兩人門當戶對。他對老婆還算比較好,妻子早亡還給妻子寫了很深情的悼詞,沒有再續弦。
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他終于回到京城,并且與陸機、陸云以及大富翁石崇等組成一個文化人的小圈子,但這小圈子魚龍混雜,被人視作“政治集團”,又因稀里糊涂參與了謀殺太子案被牽連。
《晉書·潘岳傳》里,寫“岳性輕躁,趨世利,與石崇等諂事賈謐,每候其出,與崇輒望塵而拜。”大概意思是:潘安性格復雜,崇拜權勢、趨名利,晚年舞文弄墨也是為了諂媚賈謐。每次等候賈謐出場,他和石崇才看到飛起的塵土(還沒見著人)就開始下拜。
年輕時候,潘安享受過被皇D青睞的滋味就一生難以忘懷,后來努力想擠到權貴面前刷存在感,卻不料卷入殘酷血腥的政治斗爭,并因此送了命。
年輕時想吃飽但沒吃飽,就一生有“餓感”。
其實,像潘安這樣美貌又有才的男子,二十幾歲遭受過權力鐵拳的教育后,就應當對權力起點畏懼之心。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更應該好好思慮養老的事兒,別再染指權力。輩子就安安靜靜地做個美才子,別那么“上進”,這樣就不必迎來慘痛的結局。另外兩個美男子,一個叫做宋玉,一個叫做衛玠。
宋玉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不僅貌美,還非常有才。
宋玉有多美貌?《登徒子好色賦》中記載說,登徒子跟楚王匯報說宋玉是美男子但好色,不要讓他跑去后宮,以免勾引楚王的妃子。
宋玉被潑臟水,肯定不干,就去找楚王澄清說:
楚國美女多,我家鄉美女更是“多中之多”,我隔壁鄰居東鄰之女簡直長得完美,“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 ;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可是,就這樣一個絕代佳人趴我家墻頭看我三年,我都不動心,我怎么會好色呢?而登徒子家有丑妻,他老婆一頭亂發,兩耳畸形,嘴唇外翻,牙齒凹凸不平,走路一瘸一瘸,再加上駝背,又滿身是疥瘡。登徒子卻很喜歡她,跟她一連生了五個孩子。你看只要是個女人,登徒子就會喜歡,所以他比我更好色。
楚王一聽,有道理,判定登徒子好色,以至于后人拿“登徒子”這三個字作為了“色狼”的代名詞。
雖然....我覺得這個故事到處都是bug。你宋玉若不是自戀且好色,咋知道美女在看你、咋知道美女有多美?而且,古代美女應該也有很多人追,她自成一景,何須留著哈喇子爬你家墻頭看你三年啊?而登徒子的老婆那么丑,他依然能跟她生育五個孩子,反倒說明他心性堅定、不愿拋棄糟糠妻、不容易出軌。
但是,楚王的智商就這樣了....這個事兒也就這樣被載入了史冊。
宋玉可能確實長得好看,而他也很有文學才能。他當然比不上屈原,但后人還是把他寫的《九辯》和屈原的《離騷》相媲美,稱他們為“屈宋”“楚辭雙璧”。
宋玉應該是出身貧寒之家,后來為找份高級公務員的工作,來到楚王身邊做文學侍從,但后來被構陷、排擠,郁郁不得志。楚國被秦軍攻破那年,他也去世。
有的地方給宋玉做了個雕塑,長成這樣.........衛玠也是四大美男子之一,是西晉人。
他長得有多美呢?說是他常坐在白羊車上經過洛陽街頭。旁人遠遠望去,感覺他就像是白玉雕像,所以,時人稱他為“壁人”。還有說他到下都城游玩,被花癡女人們圍觀,搞到他好幾天都沒法好好休息,加之體質孱弱,累極而病,一命嗚呼,死的時候才27歲。
所以,歷史上有“看殺衛玠”的典故,意思就是:他是被看死的。
我:????你不那么自戀、不招搖過市、把美貌藏起來,誰愛看你啊?大家都那么忙。
衛玠的祖父是衛瓘(大權臣,差點與皇D結為親家)。他舅舅是將軍,長得就挺帥,但每次舅舅見到他,都甘拜下風甚至自慚形穢。
衛玠長大后,特別喜歡玄學,而且給人算命還算得特別準。瑯邪王氏家族都為他的言論嘆息傾倒,世人說“王家三子,不如衛家一兒”。
據說衛玠的聲音還特別好聽、談吐令人折服,王敦說別人的聲音是“金聲”、衛玠則是“玉振”(我們在講“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那個典故時講過王敦的故事,戳這里:《“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典故是怎么來的?》)。
衛玠當然也有結婚,他的岳父也是望族,但妻子早亡。
衛玠很早就看出中原可能要大亂,勸說母親南遷,搬到了湖北武漢一帶居住,后來他去到了南昌,受到王敦的器重,但他又看出來王敦恐怕要叛亂,遠離了他,去了南京。
也就是在南京,大家聽說有個大帥哥來了,看他的人擠成人墻,然后,他就被看死了。
所以,你們看到沒有,同時滿足家世好、有錢、帥、有才、品性還行、不亂搞的男人,都命短?
衛玠如此,蘭陵王也是如此,哈哈哈哈哈哈哈!他是北齊將領、絕世美男、對妻子忠貞的蘭陵王高長恭,只活了32歲。
蘭陵王驍勇善戰,因長相柔美,擔心上戰場震懾不了敵人,他干脆戴一個鬼面具。在感情上,他與妻子鄭氏情深意篤。
在戰場上立功后,北齊武成帝獎勵他20個女人。他不接受的話,算是違抗圣旨,最后只接受了一個王氏做妾。這個妾,算是上級強塞給他的。
蘭陵王因功高蓋主被賜死后,鄭氏也出家了....可以想見他在世時,對妻子有多好。完美男人不長命,渣男活好幾十年,就是不死,就是不死,就是不死。嘿嘿!中國四大美男子,西晉占了倆。
我覺得照現在的審美標準來看,他們應該是陰柔掛的。而他們之所以能被挑出來贊美容貌,不一定有多美.....可能只是西晉賞玩美男子的風氣更盛(搞基時代),所以,美男子更容易火出圈。
《漢書·佞幸傳》里說:“孝惠時,郎侍中皆冠、貝帶、傅脂粉。”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層喜歡搞基、賞玩男色,那下層男子也就千方百計打扮自己。然后,美男子為了迎合上位男子,也就開始化妝了。
他們涂抹面霜、祛斑祛痘、擦潤唇油、洗頭洗澡后把全身弄得香噴噴的、出門還涂抹口紅(跟現在女人搞美容、搞化妝沒啥兩樣)....甚至,當時還流行整容術,有男人做兔唇手術后半年只能喝粥度日。為了變美,他們用含鉛的增白霜、食用含朱砂的“五石散”,但為了仕途,做點損害健康的事情算什么呢。
所以,衛玠到底是被女人看死的,還是被垂涎他美貌的男人玩弄死的(我作合理質疑)......真的不好講。
有些男人來說女人為了爭寵,吃相難看.....嘿,有沒有可能那是因為你沒有混過“西晉士大夫圈”,并且把溜須拍馬視為是“正大光明搞事業”而不是爭寵?如果你成為了上位者的獵物,如果你也想通過以色侍人博取前途,你也好不到哪兒去啊。
電視劇《大明宮詞》說了:把男人放在女人的位置上,他就成了女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