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不痛,只是真的扛不住
● 來源 / 艾明雅的時光手記
● ID / aimingya2017
上個星期對我而言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周,今天這篇文的靈感也來源于此。一周七天,至少有五天,我每天接待一個不同的親密女性朋友關于同一個議題:“我要和我老公離婚”。我最后根本都安慰不過來,于是只能想了個和平公式:說下個月孩子過完生日就離婚的,我勸她至少把老公留到2020過年嘛;說不想回家要自己搬出去的,我說你回家,先在一個屋檐下住著,要不先搬到書房去……其實,與中年女性主動離婚意圖高漲相呼應的,是中國的結婚率進入史上最低谷:2018年,適齡男女婚姻登記僅占7.2‰。以前,《圍城》里寫經典的婚姻理念:外面的人想進去,里面的人想出來。現在,不是這回事,壓根已經到了里面的人在批量向外跑,外面的年輕人連進都不想進去。我們要從,我們為什么結婚,又為什么不想再和這個人過下去開始。首先你必須承認,婚姻的本質,是從完全的財產繁衍契約制度,走向“依托感情為基礎的財產分配繁衍契約制度”。在婚姻里,有一個默認的經濟契約和潛在的世俗制約,以及當年的社會勞動狀態,這就決定了在很長時間內,男性的經濟地位連同對女性的“潛在束縛”,決定了男主外女主內,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漢穿衣吃飯這樣的模式。假如,大家都認為它沒有問題——因為,家是男人養的,錢是男人給的,那么喝酒打老婆,也不是什么大事了。但是,隨著我父母那一輩,雙職工的開始,當母親也要一邊生育,一面面臨和男性同等的工作壓力的時候,女人開始學會吵架了:因為,我也很忙啊。當社會需要勞動力,某些輿論變成了“婦女要頂半邊天”;當社會需要孩子,墻上的標語就變成了“生兩個成一雙”。工作,還是家庭,仿佛我們一直在被某種聲音要求著,引誘著。但是,其實任何一種鼓勵制度,都沒有辦法,戰勝自由意志。
一個男權社會,創造了互聯網的財富邊界模式,蓬勃商機,那么你就無法怨怪,身在其中的女性,會享受這種便利,會去使用它們。我一個讀者,說她丈夫就職于舉國聞名的一家大企業,每天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領導視察工作。妻子今天穿得漂亮不漂亮,女兒頭發扎好沒有,地板亮不亮,都是他指責和訓斥的地方。妻子偶爾吵過,后來,她不想吵了。每天,吃完晚飯,她默默洗完碗,男人睡在沙發上打游戲,她就開始在手機上接單。同樣是玩手機,后來她笑:他嘀咕什么我都聽不見,他罵我,我也聽不見;他罵著罵著,挑剔著挑剔著,我就自己給自己買了一套公寓。她帶著孩子搬走的那一天,他壓根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四處同人說,老婆瘋了,三十幾歲人了,還帶著孩子,居然不想過了。她說,我真是每天晚上捂著輩子都忍不住笑。太爽了,再也不用伺候他了,再也不用他杯子一伸,就要給他添茶了。男人在外面創造了一個自由國度,那么你就不能怨怪,女人也享受其利。我問我很多主動提出離婚的讀者,總結出女性想要離婚的兩點主要原因:
1)太累了
“錢也是我掙,孩子也是我帶,他似乎只要是個男人就已經完成了使命,覺得家里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我一個讀者,這三年,收入是她老公的十倍,但是她老公絲毫沒有幫她一下的想法。前段時間,她實在受不了了,就把所有的錢都給了她老公說,以后,我也不管錢,店也歸你管,歸你算賬,歸你掙錢,你也管出錢。我什么都不要,我圖個清凈。周末的早上,她對老公說,我們去某某茶樓喝個早茶吧,老公跳起來說:別去了,那家那么貴!她很欣慰:管錢后,他終于知道錢多么不經花了——以前,他可是一聽到要去那家店就:去去去的!但她也覺得很悲哀:我也有責任。我結婚五年了,才讓我的丈夫知道,掙錢不容易,我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這也給了中年女性一個警醒:我們太有責任感了,管得太多了。我在今年入伏那幾天,想請幾個朋友吃飯,結果,來的都是男人!我問他們,你們老婆呢?他們:管公司。我說:敢情,你們老婆,又生孩子,又管孩子,還要管公司?然后你們每天吃飯,打牌,釣魚?他們異口同聲:她嫌我這不好那不好啊!那不就她自己搞咯!沒有人喜歡廢物。但是,廢物有時候,也是女人自己養出來的。學會適度放手,當甩手掌柜,看的慣,可能也是女性解放的第一步。
桌上另一個女朋友苦笑:自己辛辛苦苦,把老公都養得閑出了中年危機。2)不被尊重
我另外一個讀者,說每天老公回來就是挑毛病,這里不好,那里不好,孩子帶的不好,飯菜做的不好。她實在受不了了,把孩子塞給老公:送你了,我圖個安靜。當過媽的人都知道,你總歸會忍辱負重回去的,因為放不下孩子。孩子一哭,覺得孩子太可憐了,爹既不會做飯,也不會管作業,心安理得往托管一放。孩子想媽媽了,想得吧嗒吧嗒掉眼淚。還有個女生,孩子才五歲,聽到父母要分開說:我要跟著媽媽!我要跟著媽媽!但最后,帶走孩子,還是放下孩子,也不過是一念之間:你選擇養得起,還是選擇放得下。我們必須承認,不是婚姻有問題,而是,是舊的模式的婚姻絕對有問題了。連來我家做衛生的阿姨,都拒絕和懶惰的丈夫回鎮上修房子伺候公婆,她打算自己掏錢在省會買一套單身公寓:“我有錢,我自己掙錢,我掏錢回去伺候一家人,我瘋了嗎?對我好一點,我還可以;對我又不好!”她有經濟實力,這個世界也不會把離婚的女人拉去浸豬籠,這樣的環境,一定會誕生這樣的行為。甚至,她的情感訴求也是可以滿足的,她也許會遇到新的人,誰知道呢?在一個女性自己能掙錢,能走出去做事業,能生孩子,能照顧父母的時代,一個男人還指望每個月三四千塊錢的收入得到老婆的跪式服務,幾乎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挑撥矛盾,假如,一個男人,是指望著老婆一起還房貸的那個,那就不要指望,還能得到100%的服從。從生物角度來說,女人在掙錢,就說明她在覓食,在戰斗,一個在戰斗的生物,攻擊性是很強的。婚姻中的女性需要什么?其實也很簡單:1,配合;2,尊重。
所以,你若問我,我對婚姻真的失去信心了嗎?我會贊同李銀河老師說的,未來的婚姻制度會消亡嗎?未必,我其實覺得,我們只是到了一個很關鍵的時候,一個婚姻從舊模式走向新模式的轉型期。假如以前,人們因為“要結婚而結婚,要生孩子而結婚,男人要找個保姆而結婚”;那未來,婚姻的需求一定是“我想找個和我有共同愛好的伴侶結婚,我想和一個人一起成長而結婚,我想要長久穩定親密關系而結婚”。人們不會完全摒棄婚姻,只會為了更高級的婚姻買單,我試圖把它稱作:婚姻升級。而目前,一對已經走過多年舊式婚姻的夫妻,假如還能存在而不解體,它們基本是兩個點:反之,假如,在一個女性有經濟能力,男性卻不負責,不尊重,不體諒的婚姻模式里,你指望用一種傳統的“情感綁架,道德約束”,去要求一個女性繼續隱忍保全婚姻本身,我想,越來越難以做到。現代的年輕婚姻,其實已經到了一個很關鍵的改革期,這也是為什么由女性提出的離婚訴求越來越高:要么,你轉變思維,我們換個模式相處;要么,我就換個人相處。女性開始認為:假如改變你真的做不到,我就改變我自己,我給自己換個老公。不是婚姻沒有希望,是愚鈍的婚姻將不會存在,更不會以女性忍耐的方式而存在。不是沒有人再選擇結婚,而是,當你確定自己,是個足夠好的人,足夠自律,高級,情商更完整的人,你會選擇結婚。離婚率超過一半,這更加警醒我們:未來,你要比大部分人都做得好,你才能保存一段最佳情感關系,不分男女。未來,你要超越你身邊那些懶洋洋不想幫妻子做家務的丈夫平均分;超越那些只想看肥皂劇找老公要名牌包的妻子的平均分,在婚姻中,為了完整,而試圖把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你才值得,你才會,你才可能,擁有婚姻。
- End -
艾明雅,作家,編劇,湖南艾明雅文化創意工作室CEO,優質都市女性粉絲自媒體“艾明雅的時光手記”創始人。2016年作品《嘿,三十歲》暢銷50萬冊;文集《特別敢,又特別美》上榜2017當當年度影響力青年作家;都市短篇小說集《小野獸》現已上市。“艾明雅的時光手記”公眾號ID:aimingya2017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