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學校“三同”模式實踐研究
指導思想
“同步入學、同步升級、同步畢(結)業”的家長學校"三同模式,是以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具有鮮明特色的一套運行機制,是家長學校結合學校教育,促進家庭、學校、社會“和諧結合”,培養新時期合格人才的有效手段。
家長學校“三同”模式以幼兒園、中小學家長為重點、以全體家長為對象,以提高家長家庭教育水平為宗旨,以教育學、兒童生理心理學、學校管理學為依據,探求傳授家庭教育知識的最佳途徑。
因學校所在地區域環境、人口素質經濟條件不同,家長需求和能力的不同,家長學校"三同”模式要注意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結合,這一模式的研究是新時期家庭教有的重要課題。
二、模式簡述
多年實踐證明,僅僅在開學時對一年級新生家長進行“一次性"培訓,雖然突出了培訓的重點,但卻忽視其它年級學生家長。而“三同”家長學校則解決了這一問題。“三同”家長學校對培訓對象的定義作出了新的界定:即培訓對象由原來僅僅只涉及初中、小學幼兒園起始年級新生家長,改為以中小學、幼兒園起始年級新生家長為重點、以全體學生家長為普及對象。既保證重點,又兼顧一般。按照“抓點促面”的思路,堅持每年在新生開學第一學期以一年級學生家長為重點,安排7-10個專題,在經費、場地、師資、教材、時間等方面給子充分保障。同時,對二至五年級的學生家長,則有針對性地分別以專題講座、家長會的形式每學期培訓一至二次;六年級的學生家長,每學期至少安排兩次專題講座。并定期舉辦家長教育子女經驗交流會、專家報告會,傳播先進的家教理念和家教方法。學生畢業時家長同步結業,家長學校“三同"模式分指導思想、組織領導、經費籌集、教學管理辦學形式、培訓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可一綱多本,因校而異。
家長學校“三同"模式在具體操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規范組織管理。在黨委政府支持下,婦聯牽頭協調、教育、關工委等部廣門齊抓共管。建立家長學校管理考核體系, 制定日常管理制度,每期家長學校開學,都按照“三同”家長學校的要求抓好“三率” (即人學率、出勤率、結業率)、"九落實”(即組織、經費、場地、計劃、制度、教師、教材、學員、時間)。
優化教學內容。家長學校”三同”模式的教學內容主要有六個方面:①中小學生、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特征及健康教育常識: ②家庭教育常識:③生命教育:④成功教育:⑤規則教育(法制教育)。其中,法制教育主要采取以室釋法的方法,看重闡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士要務款,增強長的法律意識,優化育人環境、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此外,家訪、電話聯系、家長接待日等方式作為家長學校的延續和補充。
合理運用資源。家長學校把家庭的期望、社會的要求和學校的育人有機結合、實現資源配置綜合化。在城市,利用雙休日或晚上集中家長到校上課、也可在社區建立區域性家庭教育指于中心:在農村,則利用農閑季節或開學放假及家長到校接送孩子的機會傳授。教員以各校教師為主外聘為輔。學松挑選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承擔授課任務,同時聘請醫院及衛生防交、公安司法業務能手講課。此外,可建立專家團、講師團、義工團等以供家長學校選用。
三、對策研究
理化研究家庭教育理論。面對新的形勢,需要不斷認識和把握新時期家庭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學習借鑒國內外家庭教育的先進經驗.努力提高“三同”家長學校的辦學水平、要研究家長的共性”和“個性”,探索增強教學針對性,把教師講授與家長討論結合起來,增強教學的互動性,增強家教實效。
健全鞏固教師隊伍。首先,要依托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和各級各類教育活動陣地,舉辦各類家長學校示范培訓班,有計劃、有重點地培訓一批家教骨干。其次,團結聯絡熱心家庭教育工作的各方面的專家,組成一支專兼職結合的家庭教育專家隊伍、講師團隊伍、社區志愿者隊伍,更好地發揮他們在傳播家庭教育知識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中的示范作用。
健全鞏固教師隊伍。首先,要依托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和各級各類教育活動陣地,舉辦各類家長學校示范培訓班,有計劃、有重點地培訓一批家教骨干。共次,團結聯絡熱心家庭教育工作的各方面的專家,組成一支專兼職結合的家庭教育專家隊伍、講師團隊伍、社區志愿者隊伍、更好地發揮他們在傳播家庭教育知識,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中的示范作用。
切實增強教學實效性。村立創新意識,不斷使教學內容拓展,新穎生動、豐富多元,切實增強”三同”家長學校教學的實效性。家長學校應以適用、實際、實效為原則,讓坐生、家長和教師共同成長,促進家庭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
創建長效的運行機行。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務民字校工作的長效機制。例如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凡涉及家庭教育、家長學校工作方面的重大事項,應當共同研究、協調部署。在家長學校工作中。婦聯、教育部門和學校應主動與關工委、共肯團等有關部門和城鄉基層組織加強聯系,共同實施規劃和指導,共享社會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