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治理要跟上。只有解決好鄉村治理這一基礎性問題,才能真正促進和保障鄉村振興。1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題中應有之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其中,“治理有效”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在諸因素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鄉村振興題中應有之義。不難發現很多這樣的案例:有的村原本沒有什么資源優勢,是一無所有的空殼村,但在村“兩委”帶領下,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集聚眾人智慧,“無中生有”發展產業,沒過多久就變為產業興旺、經濟紅火之地。這個過程中,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的鄉村治理出力甚巨??梢哉f,要實現鄉村振興,鄉村有效治理是關鍵一環。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框架下,鄉村治理應是何種模式?鄉村有效治理,即加強黨和政府對鄉村工作的領導,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形成黨組織、政府、社會組織、廣大農民在內的多元治理主體良性互動,從而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的過程。同時,堅持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合一”,實現鄉村治理有章可循,保障鄉村振興有序推進。此外,完善的利益表達、民主決策和監督機制,更是有效治理不可缺少的條件。湖南省寧鄉市壩塘鎮溈烏村村民在“屋場夜話”會上發言 陳思汗 攝
2
推進鄉村振興,治理短板凸顯
當前,一些地方村莊空心化、農民老齡化現象嚴重,農村“三留守”問題突出;部分地區城鄉公共服務的差距仍然較大;有的地方黑惡勢力活動仍有發生;一些地方不良風氣盛行,天價彩禮讓人“娶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禮金讓人“還不起”……這些鄉村振興中面臨的現實問題,都需要有效治理加以化解。面對繁重的鄉村治理任務,一些地方的鄉村治理理念、方式和手段與鄉村振興的現實需要仍存在差距,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相對不高。比如,一些地方農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農村基層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無法實現有效的村級組織治理;有的基層干部的整體素質,尚不能適應鄉村振興任務的需要;一些基層干部對鄉村治理工作仍采用傳統的被動治理模式,工作缺乏創新性,導致社會管理越位和缺位問題突出,擠壓了其他治理主體參與公共事務的空間,管理理念與多元共治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一些農民在不牽涉自身經濟利益的情況下,對建設家園不關心、不出力,參與自治的意愿不高,對村級組織治理水平提升產生制約。 3
時代在發展,鄉村治理體系要創新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城鄉利益格局深刻調整,農村社會結構深刻變動,農民訴求日趨多樣,鄉村治理的環境也發生了重大變化。處于經濟社會轉型中的鄉村治理體系還存在諸多不適應。為保障鄉村振興目標的順利實現,改革與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迫在眉睫。就鄉鎮一級而言,如何讓鄉村治理工作機制健全、基層管理服務便捷高效、農村公共事務監督有效、鄉村社會治理成效明顯等,需要不斷創新提升;就村一級而言,如何讓村黨組織領導有力、村民自治依法規范、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文化道德形成新風、鄉村發展充滿活力、農村社會安定有序等,需要持續發力。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探索黨組織領導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路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機制、鄉村治理與經濟社會協同發展的機制、鄉村治理的組織體系,完善基層治理方式、村級權力監管機制,創新村民議事協商形式、現代鄉村治理手段等,都需要總結地方實踐經驗并加以提升。來源:《半月談》2021年第12期
半月談記者:孫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