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項“探討不同機制降壓藥物在初診的單純舒張期高血壓患者中的短期療效”的研究1,初發單純舒張期高血壓患者122例,平均年齡(37.7±5.1)歲,隨機分為3個治療組,4周后結果發現,替米沙坦可有效控制舒張壓,且無代償性交感神經激活不良反應,同時為ARB類藥物具有確切的心血管系統保護作用,可作為單藥治療首選。ARB類藥物“替米沙坦”、CCB類藥物“樂卡地平”和β受體阻斷劑“比索洛爾”均能有效降低舒張壓,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替米沙坦”降壓幅度與“樂卡地平”相當(P=0.193),優于“比索洛爾”(P<0.05)。 “替米沙坦”和“比索洛爾”均能顯著控制患者靜息心率(P<0.05),而“樂卡地平”治療后心率較治療前升高(P<0.05)。 “替米沙坦”治療4周后總膽固醇明顯降低(P<0.05),而“樂卡地平”、“比索洛爾”治療后血脂系列均未見明顯變化(P>0.05)。
替米沙坦聯合利尿劑,進一步降低舒張壓
根據新版基層高血壓防治指南2,當血壓在160/100mmHg以內、單藥2-4周控制不達標時,需要聯合用藥;如初始血壓≥160/100mmHg,則一開始就需要聯合用藥。因此,對舒張壓高的患者,如ARB類藥物(如替米沙坦)單藥控制不佳,可以聯合其它藥物,如利尿劑和CCB。一項針對中國和韓國2/3級高血壓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3,分析比較了替米沙坦聯合氫氯噻嗪和替米沙坦單藥的降壓效果,結果顯示替米沙坦聯合氫氯噻嗪降壓達標率更高,舒張壓達標率達到62.2%,且耐受性良好。小結:ARB類藥物是單純舒張壓升高的首選用藥,代表藥物替米沙坦與CCB和β受體阻斷劑相比,降壓效果明確、無代償性交感神經激活不良反應、具有確切的心血管系統保護作用,可作為單藥治療首選。當單藥控制不佳時,可聯合利尿劑或CCB,提高血壓達標率。參考文獻:
實用藥物與臨床床.2016,19(4):446-450.
中國循環雜志.2021.36(3):209-220.
Chin Med J (Engl). 2013 Nov;126(21):4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