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樹。
■
如何有效避免二次感染?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中醫的思路:前期以祛邪為主,后期集中精力、大刀闊斧扶助正氣,也就是要給身體一個休養生息的過程。
為了打贏這場戰役,我們體內的正氣必定會不遺余力的對外邪展開攻勢,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這個過程首先會傷氣,導致氣虛。
其次,我們再來看,大部分人在感染之后都會有發燒的現象,發燒在眾多癥狀之中是比較普遍的。體溫的急劇升高會帶走身體的一部分津液,也就是說發燒會使津液受損,如果我們再用些辛溫發散的藥物進行干預,那么,祛邪的同時也會導致津液流失。僅僅是傷津嗎?也會傷氣,因為氣隨津脫。
言外之意,后期的調養以益氣生津為主。
生脈飲就很好,生脈飲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中成藥,也是個益氣生津的好藥。或者用玉屏風散,玉屏風散以補氣為主,如果要達到生津的效果,最好再加一點西洋參,西洋參“生津液,除煩倦”。這個方子也有中成藥,中成藥叫芪參補氣膠囊。
還有一種情況也需要說明一下,在感染后期,這個時候燒已經退了,甚至可能已經轉陰了,但出現了干咳或者咽干咽痛的現象。
此時的咳嗽通常是肺陰虛,我們前面提到發燒會使津液受損,肺喜潤惡燥,明顯違背了肺臟的喜好,所以肺的反應會更強烈一些,肺陰不足從而導致干咳。潤肺止咳的中成藥有養陰清肺丸、百合固金丸。
如果自覺有痰,痰黃痰黏,有復方鮮竹瀝液、羚羊清肺丸。
有的人是咳嗽,有的人是咽干咽痛,聲音嘶啞,要知道咽喉和肺是相通的,咽喉就像一根連接著肺的煙囪,灶臺里煙氣很重,這煙氣勢必會從這里排出去,咽喉受到煙氣的熏灼,于是出現干痛的癥狀。可以考慮玄麥甘桔顆粒、清喉咽顆粒。
總之,這些遺留的問題也要重視起來,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一次感冒引發咳嗽,沒有好好善后,結果一到冬天或者一受涼就要咳,因為身體被一再拖累,體質變差了。所以善后工作一定要做好,讓身體盡快好起來也就是在扶助正氣,恢復應對外邪的能力,比任何輔助都要穩妥。
以上就是避免二次感染的一個大致的思路,供大家參考。
最后我們要有信心,盡管當下已是懸崖百丈冰,但猶有花枝俏,要相信春天總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