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見病,是以黏膜炎癥為特征的一系列鼻腔——鼻竇疾病,同時還會并發腺樣體肥大,慢性中耳炎及哮喘等疾病。
患者人群非常廣泛,癥狀多為多黏液或膿性鼻涕、鼻塞、頭痛及嗅覺減退或消失。由于癥狀的持續至少會達3個月以上,會對患者的生活和學習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控制病情的發展以及治療需求很大,尤其是近年來兒童期發病率有明顯增加趨勢,嚴重影響我國青少年兒童的發育。
很多鼻竇炎患者在講述自己的患病經歷時都會苦不堪言,我們健康的鼻竇主要取決于通暢的鼻竇引流,鼻腔里的纖毛和合理的黏液才讓每一口空氣都能順利的進出肺部。而患者的鼻腔常有有膿涕排不出,久而久之堵塞在鼻腔中,就會使鼻粘膜慢慢充血腫脹,從而引發各種并發癥,比如鼻腔息肉、咳嗽、口臭,甚至過敏、哮喘。
在中醫的診斷標準里,鼻竇炎為風邪戀肺證。如果患者出現鼻塞,鼻涕量多而白黏或黃稠,頭痛,嗅覺減退;并伴有發熱,微惡風,或咳痰多,舌質紅,苔薄白,脈浮數這些癥狀,則需要解表驅寒,宣肺通竅才可以根治。
根據現在的治療原則來看,手術治療可能會影響患者容面,因此臨床大多采用藥物保守治療,長期使用鼻腔減充血劑則會造成鼻黏膜形態與功能的損害,導致鼻竇炎久治不愈。而且抗生素的不合理的應用,導致患者通常已經產生了耐藥性,再加上鼻竇炎需要長期吃藥,讓治愈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中醫治療——鼻淵通竅顆粒是提高患者治愈率、減輕耐藥性的最好選擇。
鼻淵通竅顆粒是臨床上常用治療急性鼻竇炎的中成藥,來源于宋代嚴用和的“蒼耳子散”,結合多年臨床經驗方,具有疏風清熱,宣肺通竅的功能,用于鼻竇炎的治療。
藥方中由辛夷、炒蒼耳子、麻黃、白芷、薄荷、藁本、黃芩、連翹等14種中草藥制成。其中蒼耳子、麻黃起到辛溫解表、宣肺通竅的作用,而薄荷又能芳香開竅,可以說藥方在君臣佐使的聯合配伍下,能讓患者快速的通利鼻竅,可以迅速改善患者鼻塞,減少鼻腔分泌物。并且還能緩解頭痛、頭昏等癥狀,對細菌和病毒感染均有效。
而且相比于抗生素,鼻淵通竅顆粒的適用人群非常廣泛,兒童、老年人、成人均可應用,純中藥顆粒制劑,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給產生抗藥性的人群一個溫暖舒適的呼吸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