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轉選股方法
一般的高送轉選股方法,就是按照這三個指標大于多少來選股,譬如每股資本公積金大于2元,每股未分配利潤大于2元,每股凈資產大于5元。然后再加上其他條件,譬如股價要高于15元,總股本要在3億股以下,凈利潤增速要在30%以上,還有每股收益要在0.25元以上。
但是小編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方法,更簡單,具體操作是什么呢?直接把“每股資本公積金、每股未分配利潤、每股凈資產”這三個因子,相乘,得到一個總積分,然后按照總積分排序,得分越高,說明高送轉的概率比較大,再加上上一段說的其他條件,形成自己獨家的高送轉選股表格,怎么樣,很簡單吧,大家可以自己動動手啦。也歡迎各位留言補充。
如何區分送股和轉股
股民朋友在觀察上市公司的中報或者年報中的分配方案時,會發現有10股送10股的分配方案,有10股轉10股的方案,還有10股送5股轉5股的方案,等等。上市公司派送現金,有派送的現金只夠送股繳稅的,也有派送的現金還不夠繳稅的,還有一些上市公司中報送轉了,年報接著送轉。
以中國股市的發展情況來說,由于上市公司的規模普遍不大,所以大多數的上市公司都希望進行股本擴張。因此上市公司的分紅一般都會采用派現金、送紅股、派現金與送紅股結合三種形式,而其中又以送紅股比較常見。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在推出分紅方案時,往往會把增資配股、轉增股本也列入方案當中。
很多股民都會將送股和轉股混為一談,認為二者最終都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股本,但是實際上二者存在一定的區別。
1.送股
送股指的是上市公司將本年度的利潤留在企業里,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送紅股后,企業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結構并沒有發生本質的改變。但由于總股本變大了,其每股凈資產降低了,股票交易也會相應降低。
2.轉股
轉股與送股的本質區別在于:送股源自企業年度稅后的利潤,是企業未分配利潤以股利形式送股,在企業有盈余的情況下,才能送出紅股;而轉股源自資本公積金,用企業的資本公積金按權益折成股份轉增,并不受企業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影響,只要將企業賬面上的資本公積金減一些,增加相應的注冊資金,就可以完成轉增股本。
從嚴格的意義上說,轉增股本并不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只要資本公積金足夠多,自然就具備了轉增股本的條件。
對于一家上市公司來說,轉股是很容易做到的,而送股則需要有足夠的利潤才能實現。但對于股民朋友來說,其實戰意義是相同的,股民朋友可以以此來衡量上市公司營利能力的大小。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選擇的是送股而不是轉增股本,那么通常說明該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比較好,有盈余的利潤進行分配,同時又不耽誤增加資本公積金來促進未來的發展。而靠轉增股本代替送股的上市公司,營利能力相對較差,無法提供足夠的現金進行分配,但其資本公積金也許還算比較豐厚。
小盤股中的高送轉潛力
通過對多年股市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種規律:一般在高送轉除權期初,總股本在2億股以內、當前股價高于30元、每股資本公積金和每股未分配利潤都超過2元、中報或者年報業績預期增長30%以上的中小板或者創業板股票,都具有高送轉的潛力。
中小板和創業板自推出以來,由于具有高成長性、題材多的特點,板塊內的上市公司一直受到市場資金重點關注。其市場波動比較大,從而產生了一定的投資機會,眾多股民涌入其中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股票天生就具有成為送轉股的優勢,因為這類上市公司的股本小,高價發行后,企業的公積金大幅增加,具備非常強的擴張能力,而高送轉后股票的一大特點就是數量增多、價格降低,這樣就增強了市場關注程度和對資金的吸引力。因此,小盤股具備高送轉的優質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