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基礎理論》、《方劑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前幾天,我聽同行的朋友開玩笑,說國家放開二胎政策之后,受影響最大的是男科專業。因為治療不育癥的人多起來了。 沒錯,能生了,卻發現生不出來了,這個事兒挺尷尬的。 我手頭有一張醫案,就關于男子不育癥。我覺得我有必要跟大家說一說。它很有代表性。 話說有這么一個男子,當時年紀是28歲。 這個人,婚后四年沒孩子。 一開始,所有人都覺得是女方的問題。但是后來一檢查,發現女方沒問題。 事兒,出在男方這里。
經過化驗,患者的精液常規檢查不合格,精子數少,而且活力差,幾乎是一片殘兵敗將,毫無生機。
咋辦?治吧!可是,用了好多西藥,治療2年,結果平平,沒有什么改善。
怎么辦啊?這時候,患者和家人想起中醫來了。
刻診,見患者脈沉弱、苔薄白,舌質淡。細問得知,患者近些年常常覺得體倦乏力,精神疲憊,有的時候腹脹,消化不好。形體看上去比較瘦弱。
當時,醫家給開了一張方子。但見——
黃芪30克,炒白術、當歸各12克,陳皮9克,升麻、柴胡各6克,黨參、菟絲子、枸杞子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結果,這方子,患者一喝就是六十劑。
等60劑藥喝完,患者再去檢查,發現精子數量顯著增加,而且活動力增強。
患者十分高興,覺得自己可能要完成“爸業”了。但是醫家勸阻,稍安勿躁,火候還沒到,于是原方加入肉桂3克,再服60劑。
等用完藥,再一檢查,患者各項指標完全正常。3個月后,妻子懷孕,第二年產下一個健康的女孩。
這里頭是怎么回事呢?
你看,患者舌淡,苔薄白,脈沉弱,腹脹,神疲乏力,形體瘦弱,這個我們看上去就知道了,他有中氣不足的問題。我都說過一百多遍了,不想再多解釋了。
中氣,是人的脾胃之氣。脾胃之氣,和不育癥、少精癥,有什么關系?
我們都知道,精子作為人腎精的一種表現形式,它的強弱與否、正常與否,要看腎氣的強弱。
但是,腎氣的強弱,一定程度上,還要看脾胃的強弱。腎主先天,脾主后天。中醫理論中,后天之本,通過生化水谷精微,源源不斷地滋補先天腎精,使得腎氣不斷強大。這就是所謂“后天養先天”。
因此,如果一個人的脾胃之氣太弱了,沒有辦法滋補于腎,那必然導致腎氣衰弱,腎精虧少。患者的生育能力,就下降了。
因此,眼下這個患者的問題,不是去補腎陽,而是要去補益后天之本——脾胃。
怎么操作好呢?醫案里采用的是補中益氣湯的配伍。我們再來看一看——
黃芪30克,炒白術、當歸各12克,陳皮9克,升麻、柴胡各6克,黨參、菟絲子、枸杞子各15克。
這里頭,黃芪和白術用于健脾益氣,養氣必養血,使得氣有所依,于是用當歸來補血。陳皮行氣,令補而不滯。升麻和柴胡,提升中氣。黨參配合黃芪和白術,增進健脾益氣的功效。菟絲子和枸杞子,前者補陽固精,后者滋陰添精。兩者配合,可以益腎,興陽道。
這就是基本意圖。
當然,這個治療過程,是很漫長的。按照醫案的記載,患者先后服藥達到120劑,這才把效果徹底展現出來。這也是需要毅力和耐性的。
我把這個寫出來,供讀者朋友借鑒參考。如果在生活中真的遇上精子質量低下、生育困難的尷尬,我勸讀者朋友務必要去看看中醫,搞清楚事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果確屬中氣不足,后天不養先天,那用健脾益氣之法,確實是可行的。文中配伍,就是一個參考。當然,如果和脾虛、中氣不足沒關系,那就沒必要套用。
其次,我想向你說明一個觀點:中醫里頭的一些道理和認知,是正確的。比如說上頭這個,通過健脾之法來補養腎精,這確實就是中醫傳統理論科學性的生動印證。中國古人的智慧和認知,是有很多值得繼承的。
全文完。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