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與“荷”的得名,頗為有趣。植物中的極大多數,通常是先開花,后結果實,而“蓮”則是在開花的同時,它的胚珠“蓮蓬”即開始出現。
明代王象縉《群芳譜》在論述“蓮”之時,說“凡物先華而后實,獨此華實齊生?!倍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蓮者,連也。花、實相連而出也。”
至于“荷”的得名,有一說法認為:蓮梗支撐著碩大的葉和花,當果實成熟后,蓮梗還要載負沉重的“蓮蓬”。支撐和載負,都是“荷重”,因此,“蓮”又有“荷”之稱。
出塵離染、清潔無瑕的荷蓮歷來被看做圣潔之物,可觀賞、可入畫、可入食;而從中醫(yī)的角度講,蓮全身都是寶,“荷葉、蓮房、荷梗、藕節(jié)、蓮子、蓮芯、荷蒂、蓮須”都是常用的中藥。
荷葉
新鮮的荷葉善清夏季之暑邪,臨床常與鮮藿香、鮮佩蘭、西瓜翠衣等配伍應用。同時,還能升發(fā)脾陽,對治療暑熱泄瀉有良效,常與扁豆等配伍應用。
藥用的荷葉,主要是取其芳香化濕和淡滲利濕的功效。
就是說,荷葉本身帶有的清香能夠幫助食物的轉化,荷葉本身的甘淡能夠幫助人體把體內多余的濕氣排出體外。
在南方有用荷葉包裹做飯的傳統,這樣做出來的飯帶有荷葉的清香。
荷葉的這種祛濕、化濕的功效現在被廣泛地用在了治療現代人普遍出現的血糖高、血脂髙和肥胖癥上面。
但是,請注意,這是對那些痰濕,偏于濕熱型的人更有效果。
蓮子
荷花結的果實叫蓮子,秋天,我們經常看到有人一邊剝蓮蓬,一邊吃蓮子。蓮子本身偏酸,是溫性的,有收澀作用。
蓮子能治療人的長期腹瀉、漏氣、漏精、漏血,還能幫助人收攝魂魄,有助于安眠,睡個好覺。
平時我們熬粥的時候也可以加人蓮子,只不過需要事先浸泡,才能熬得爛熟。講究的人家可以用冰糖、蓮子、銀耳或燕窩熬成蓮子羹,能起到美白皮膚、滋陰安神的作用。
蓮子芯
蓮子中間包裹的那個芯,跟蓮子的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蓮子偏酸甘,而蓮子芯偏苦寒,所以,蓮子芯是一味很好的清瀉心包和心火的藥。
針對那些精神、食欲亢進,睡不著覺,躁動不安,甚至會出現口臭、流鼻血的人,我們一般給他用蓮子芯來泡茶喝。
蓮子心吃多了、服用久了,會傷害胃氣,造成胃寒、胃痛、口中漾清水等問題,所以大家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藕
荷葉的根就是我們常吃的藕,有個成語叫“藕斷絲連”,藕內部中空,形同網眼,生活在淤泥之中,卻能保持自己的潔凈。
藕的本性和蓮子是一樣的,偏酸偏寒,偏收澀,所以,我們一般它用來滋陰、潤燥,大家常吃的蓮藕燉排骨,可以起到滋補體液的作用。
藕節(jié)
中醫(yī)用的藕是藕節(jié),也就是兩節(jié)藕之間交接的那一塊,一般我們不食用,把它切下來曬干,煮水服食,有非常好的收斂、涼血、止血的作用。
中醫(yī)用藕節(jié)治療一些瘟病,熱入營血的出血癥等,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