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學習胡桃仁除了補腎、潤腸之外的另一種功效:消堅開瘀。
肖老師每日一聊
今日議題:“癌癥術后的人文關懷”
胡桃仁,性味甘溫,功能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通便,一般臨床多用于腎虛喘嗽,陽痿遺精,腰痛腳弱,小便頻數,大便燥結等。
孟詵云本品能“通經脈,潤血脈”,《醫學衷中參西錄》云“其性又能消堅開瘀,治心腹疼痛,砂淋、石淋堵寒作疼”,確是經驗之談,故贅數語。
胡桃連皮則能固能補,去皮則能行能潤,確有潤通血脈之功。
《綱目》:“夫命門與腎通,藏精血而惡燥,若腎、命不燥,精氣內充,則飲食自健,肌膚光澤,腸腑潤而血脈通。”血脈通則開瘀消堅。
本品治療瘡腫、痰核、鼠瘺等,取其開瘀解結。
砂淋、石淋,有因腎虛氣化失常,下焦不利而致者,本品通利三焦而補命門,命門即通則氣化正常,小便暢利,砂石可去,此亦開瘀消堅之謂。
臨證用方舉隅:
一、治石淋。
用胡桃肉一升,細米煮漿粥一升相和,頓服即差。(《衛生易簡方》)
二、主治尿道結石。
核桃仁四兩、冰糖四兩、香油四兩
先將核桃仁炸酥后,研細末,和冰糖混合為末,開水沖服。成人每日二次服完,小兒可分四次服。(《紅醫手冊》)
三、治壓撲損傷。
用胡桃肉杵,和酒溫服,便差。(《衛生易簡方》)
四、靈寶膏:治發背癰疽,宣熱拔毒,排膿止痛及腦疽奶癰,疼痛不可忍。
大瓜蔞三十個(去皮留瓤子炒香取仁細研)、乳香二兩、胡桃六十個(取肉去皮同瓜蔞細研)、白蜜一斤
上以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每服兩大匙,溫酒調下,不以時候服。(《普濟方》)
五、大圣散(出《圣濟總錄》):治脈痔下血,大腸腫癢痛。
枳殼十四枚、胡桃十枚、荊芥穗、木賊各炒一兩、延胡索半兩
上將枳殼胡桃同入藏瓶內,用泥固濟,燒存性,搗,后三味為細末,再同研勻,每于食前服三錢匕,米飲調下。(《普濟方》)
六、枳殼散:治赤痢不止。
枳殼、核桃各七枚、皂莢二挺
上就新瓦上,以文火燒令煙盡,取研極細,分為八服,每臨臥及二更、五更時各一服。(《普濟方》)
此外,《指南方》之七寶散治久患沙石淋,痛不可忍。
《普濟方》用胡桃肉合破故紙為丸療壓撲損傷,用胡桃五個,瓜蔞一個,樺皮少許,燒存性為末,酒調空心下等,皆取胡桃開瘀或消堅。
近年來,亦有用胡桃治療腫瘤者,如乳癌已潰者用川貝五錢,胡桃三錢,銀花三錢,川楝子二錢,蜂房二錢,煎服,兼服木饅頭一日一個。(江西中醫學院《中醫藥文摘匯編》1968年)
治胃癌,用核桃二十個,大棗二十個,檳榔二十個,上三味均用炭火燒烤黑色成炭而存性,加飛鐵落半斤,共為細末,煉蜜為丸。皆取其消堅開瘀。(《紅醫手冊》)
驗案舉例:
王xx,男51歲。1960年10月腰部突然劇痛一周就診,但無血尿,腹部拍片診斷為“左側輸尿管結石”。
但不愿手術,遂服冰桃散,一劑痛止,五劑病愈。1971年2月22日拍片復查,左側輸尿管結石影消失,迄今三年未犯。(摘自《陜西新醫藥》1973,4)
按語:冰桃散的組成:冰糖四兩、香油炸核桃四兩,上二味共為細末。每次1~2兩,一日3~4次,用溫開水送下。方中核桃消堅開瘀,故一劑痛止,五劑病愈石消。
注: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本文選摘自《百藥效用奇觀》,張樹生編著,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1987.1。本公眾號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