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成長過程中,除了了解學情,熟悉教法,駕馭課堂,積淀專業知識,還應該將自己的工作中的體會,認識,觀點形成文字,即學會寫作論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從新手教師過渡到勝任型教師進而走向成熟型、卓越型教師。
Teaching and research begins with reading
一、教學教研先從閱讀開始
1.在閱讀中收獲快樂。語文教育名家朱永新教授,說世界上有兩種風景,一種是自然的風景,一種是精神的風景。文字是精神的風景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文字打交道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讀書人,一種是寫作的人。讀書的人是幸福的,因為他可以欣賞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最美麗的精神風景,寫作的人自然是更幸福的,因為他不僅可以欣賞美,還可以創造美。通過閱讀,拓寬自己的認知領域,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最主要的是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盈而厚實,從而收獲生活的詩意與自由。
附:《優秀教師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兒》目錄(節選)
1 / 每天備課多一點 2 / 終身備好每節課
3/揚長避短用多媒體
4/忙閑有道
5/ 巧用網絡 6/ 常懷創新之心
7 / 積累實踐智慧 8/ 寫些文章
9 / 做些研究 10/ 在工作中研究
11/ 在研究中工作 12 / 學做學者
13/ 參與課題研究 14/與“現代”同行
15/研究自己 16 /幸福著追求卓越
2.閱讀的內容
文學類:讀詩、讀散文、讀雜文、讀哲思。
專業類:語文界大咖——魏書生、黃厚江、程紅兵、余黨緒、 王榮生等,《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比較前沿的改革類專注,如《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鐘啟泉.現代課程論》
理論類:朱永新:《中國教育建議》,《教育的使命:朱永新教育講演錄》,《教育哲學》《教育生態學》《佐藤學 教師的挑戰》《佐藤學 靜悄悄的革命》 著,杜威、蔡元培、葉圣陶、陶行知、錢夢龍等人的教育專著
隨筆傳記類:《老子的智慧》,胡適《人生有何意義》,梁漱溟《我的人生哲學》巴金《隨想錄》,《梁啟超傳》
美學類:李澤厚《華夏美學·美學四講》《美的歷程》《中國美學十五講》《審美閱讀十五講》《教育美學十講》
文藝理論:《文學回憶錄》,《中國修辭學》王鼎鈞作文四書:《文學種子》,《講理》,《作文七巧》,《作文十九問》,《為什么讀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