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辛棄疾,那是宋代最著名的詞人之一。他的詞或雄壯鏗鏘,如“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或婉轉多情,如“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些絕美的文字,要么是為愛情,要么是為人生抱負,于是在世人眼中,辛棄疾便是一個很一本正經的大詞人。不過這樣一個“務正業”的詞人,偶爾也需要有放松的時候,于是便有了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鷓鴣天·游鵝湖醉書酒家壁》。
這是一首寫在墻壁上的詞,當時42歲的辛棄疾被罷了官,閑居在帶湖旁。這一天百無聊賴的詞人來到一酒家,看著四周怡人的田園風光,和農人們的愜意生活,揮筆在墻上寫下此作。全詞帶著濃濃的鄉土氣息,堪稱宋代最“土”之作,卻和他其它陽春白雪之作一樣美得令人心醉。
《鷓鴣天·游鵝湖醉書酒家壁》
宋代:辛棄疾
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鴉。多情白發春無奈,晚日青簾酒易賒。
閑意態,細生涯。牛欄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
詞的大意是說:春天來臨,到處充滿勃勃的生機,白色的薺菜花漫山遍野;逢春雨落下,群鴉在新翻的土地上覓食。我想到自己的頭發已經花白,對著這大好春光,反而有幾分英雄遲暮的悲哀,于是來到酒館借酒澆愁。只見酒館的老翁們一邊飲酒,一邊談論著自己的農活兒,哪里還有種著桑麻的良田,哪里還有未完成的農事。眼前不知誰家的年輕姑娘,穿著白衣青裙,趁著大忙前的閑暇時光趕著去走娘家呢。
不得不說,辛棄疾這首下里巴人之作,寫得極好。這忙里偷閑,讓詞人品味到了帶著泥土芬芳的生活妙趣。“閑意態,細生涯”,多么從容淡定啊,而回娘家的小媳婦更讓人感覺到了生活的盎然的情趣。這一首小詞,可謂一篇另類經典。
詞的前兩句“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鴉”,寫的是農村恬靜而又充滿生機。詞人對平凡微賤的薺菜花寄予了極大的感情,可見其意態閑適。然而對比春色,詞人的內心深處突然感慨自己英雄遲暮,一時間愁緒縈絲。于是“游鵝湖,醉書酒家壁”,則是這種情緒得以排遣的最好出口。下闋村民們悠閑自在的態度,農人的閑話家常和女子回娘家的興致勃勃,都給了詞人啟迪和鼓舞。
這首詞在藝術上主要運用了對照的藝術手法,田園怡人的風光,農家閑適的生活,與詞人“多情白發春無奈”的心情形成對照。然而詞人最終在大好的春光里,在平凡人們的態度中,走出了陰霾,獲得了慰藉。我們在失意的時候能否像辛棄疾一樣,閑適自在地放空自己,在大自然和平凡的生活中獲得感悟和啟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