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發了 于 2020-6-27 23:49 編輯 很多人都是意外得來一群蜜蜂,于是開始養蜂之路。本來是想養蜂吃點糖的,誰知最后要么割蜜把幼蜂割死蜂群跨了,要么缺蜜飛逃,要么外敵人入侵飛逃。特寫一篇新手入門。
養蜂可以活框養,土養?;羁蚓褪且粋€蜂箱,讓蜂群在架架上做脾,可以靈活抽出來看。土養就是找一個箱子,讓讓蜂群在蜂箱里自己做脾,整個蜂巢是一塊,割蜜必須把仔脾一塊割下來。
活框
土養
活框養的好處是可以方便查看蜂群和處理問題,壞處是要組裝巢框和由于方便--新手總喜歡提脾看蜂,結果蜂被騷擾看跑。
土養的好處是一年基本不管,只管割蜜;壞處是不方便管,平時割蜜把幼蜂仔割死了,缺蜜逃荒去了,自然分蜂強群分成蛋群,失王滅群了等等。土養由于蜜和仔在一張脾上,所以一般建議在秋天菊花快謝的時候割蜜,這時候蜂巢內即便有幼蜂仔也不多,這時候割蜜可以把對蜂群的傷害降到最低。
蜜脾,上面的是封蓋蜜,下面快出完的雄蜂仔。有些蜜的封蓋是黃色的。
割蜜,割上面,留下面。
這一張就是全仔脾,上面一丁點封蓋蜜。蜜脾與仔脾封蓋是不一樣的。這張就有點缺蜜。
我個人比較喜歡活框養,所以以下種種都是針對活框。
養蜂最基本的東西就是箱和巢框
1箱
目前市面上的
意標箱26CM的高度明顯不夠,養3-4脾小群可以。大群,箱加高6-10CM比較合適。要是買箱的話推薦從化箱,不過7框從化箱對長江以北地區蜂群就有點小。
大群用大箱,小群用小箱。
小箱的主要好處是溫度在15度以下熱量不容易流失。夜間溫度18以上,大小箱無區別,強群必須大箱。 透氣窗個人覺得開在后板中部比較好,箱內潮濕及大進蜜時,打開,箱里積水少。溫度高的5月中旬到10月初可以一直常開,便于
散熱。
巢門高4-5MM(可以防止胡蜂和鬼面蛾進箱)寬30CM一長條,不用時用木條放在巢門前擋上,夏天全開。平時看蜂多少,看著開。
巢門宜低不宜高,宜寬不宜窄,做到熱天扇風不堵采蜜為好。
2巢框
意標巢框對中蜂明顯太長,40CM以下,自然脾可以很輕松做滿框。散戶不用上巢礎,直接放空框讓蜜蜂做自然脾。 兩廣有42CM長度的巢框。如果
用一張平整的自然脾做引導,不會亂做脾的。收蜂
收蜂沒什么訣竅,隨便找個什么毛躁點的容器,噴點糖水,緊挨著蜂放在蜂團上方輕輕趕蜂進去就行了。
收完蜂直接放蜂箱里,蓋上不透光的布就可以了。
要是有其它蜂群,抽張子脾抖掉蜜蜂后,放到新收群,穩定蜂群。然后就是
喂糖,不管有無子脾可調,都喂,喂1:1的白糖水2-3斤,讓蜂群做脾安家。 蜂箱擺放位置,首先要放在北風吹不到的地方和不要夏天大風直灌巢門的地方,再次不要放在夏天太陽暴曬的地方(也不要放在一天到晚見不到陽光的地方,這種地方的蜜蜂兇些)做好以上,蜂基本可以安定下來了。
日常管理
1.查蜂
查蜂,7到15天看一次就可以了,
1是看有沒有糖。邊脾有水蜜,就不用看了。
2是是否失王,失王后如無卵急造新王,最后就是工蜂產卵,滅群。每次不一定非要找到王,巢上有卵,一孔一卵就是正常的。
補喂。脾上缺糖和連續干旱陰雨,都要注意。幼蜂出的多的時候,口多消耗大,也要留意要不要補喂。不補喂,蜂群在快彈盡糧絕的時候就會逃命去了。7月中旬荊條結籽到9月初,進入蜜源枯竭期,記得看蜂群有沒有存蜜,是否需要補喂。
2.養蜂
養蜂,就是缺糖的時候喂點,蜜多的時候割點。喂也不能沒事就喂,喂的糖蜂吃不完也會封蓋做成封蓋蜜,即我們說的假蜜。喂只有在蜂群快斷糧的時候喂點。蜂群的溫飽線是三脾蜂,其中一脾有3CM的封蓋蜜即是在溫飽線以上,6脾有2脾。如其它脾的水蜜多點封蓋蜜可以適當少點。如果邊脾后兩脾無水蜜,那基本上就是缺蜜了或快缺蜜了。
左12345678 87654321右我們放脾都是從靠箱壁的一邊放起,蜜蜂也是從箱壁上脾,78就是邊脾。 3.加框
框一般是靠箱壁的一邊放,加框直接在最邊上不留框距放空框,空框上有贅脾以后,插到中間脾位置,兩塊完整的脾夾著,造出的脾平整。也可以直接加空框在3-5脾,有需要他們會做,沒需要也會做巴掌大一塊。脾間距一般是4-6MM,加空框時3-4MM,做平后,再拖開點。
我的全是自然脾。
靠箱壁那邊第一脾是粉蜜脾,此脾蜜多的時候,把脾提到最后,1的位置加空框。(大流蜜的時候)
平時加脾,加空框到3-4-5-6中間隨意,在最后一塊蜜脾邊上靠個空框。
由于外勤回來都在最后的蜜脾上,位置不夠,所以會在空框上做不大一塊新脾。因有蜜脾隔著所以蜂王也不會過去產卵,這脾不會大,上面會存點水蜜,封點蓋。
如果小脾做了1/5脾,那就要插到中間去了,因為蜂夠多了,插中間不會歪,平整。邊上再放一個空框。
大流蜜想割蜜,把這蜜脾蜂路慢慢拖開,讓脾盡量厚。如果蜂群蜜足的話,這一張脾基本全蜜,割也方便。一脾4-6斤。
4.喂鹽
這個很少有人管,蜂缺鹽的時候會去廁所.垃圾堆.污水溝.采鹽,為了蜜的干凈,我一般是直接搞一點鹽倒點水,調成糊狀,用勺子舀一勺倒在進巢門1脾前箱角處。主要是防止蜜蜂采不干凈的鹽。
5.割蜜
多的時候取點,少的時候喂點。割蜜盡量割封蓋蜜
。脾黑了的話,割了以后,抽到邊上,蜂出完后,直接丟掉。不要惜脾如命。新的話,割了以后再插回去,好-割壞的-好隔著放,間距3MM,修好再拉開。蜂巢要是全是老黑脾的話,容易長巢蟲,太嚴重蜂群會棄巢飛逃。
割蜜一般只在清明和中秋前后割,
如果查蜂查的勤,可以有封蓋蜜就割(外面有花大開,4-6天蜂蜜就可以封蓋)缺蜜時要勤喂糖。10月下旬后就不能割了,要喂糖讓蜂存糧過冬。一周喂一次讓蜂采點花蜜混進去,比光白糖水好。一脾上有3CM的封蓋蜜就夠過冬了,宜多不易少。補喂越冬糖10月就可以開始了,看看蜂群有沒有足夠的越冬糖,不夠的話記得補喂。10月-11中旬還有千里光菊花茶葉。蜜足的話還可以出一兩批越冬蜂,來年春天起群快。
分蜂
我們養蜂是為了取蜜,蜜蜂存蜜是為了生存繁衍??茨闶且溥€是要蜜。要蜜的話在分蜂前(一般清明前后,秋天分蜂的少)割蜜,割狠點,但是又要讓蜂有盈余而不至于飛逃,或者白糖換蜂蜜(把蜜割掉80%然后再喂白糖)。要蜂的話就分蜂,兩脾一群。分蜂,溫度越高,老王分的越早。3-4月一般王臺封蓋5-8天分蜂,5月封蓋就可能分蜂,6月起臺2-3天就可能分了。分蜂之前,都會先起雄蜂房。雄蜂出來試飛,新王臺基本都已點卵等封蓋了。 (時間清明前后開始到6月中旬)王臺,3天卵,5天蟲,然后封蓋,再8天出房,溫度高出房會提前,在封蓋后4-6天都可割臺。
蜂王
這圖是交尾成功的老王,交尾成功王的翅膀是背在背上的,工蜂圍著蜂王有一個飼喂圈。處女王的翅膀是跟工蜂一樣叉開朝天的。
雄蜂蜂房
剛開始做的王臺
快出的王臺
個人比較喜歡在老王分蜂的時候割蜜,割去原箱70%的蜜,提兩脾割過蜜的仔脾給老王群,再喂點糖水。原箱這時還有幾脾封蓋仔已經在出,由于蜂群無足夠多的糧食,所以新出的王會咬臺,不至于新王無休止的分蜂讓強群變蛋群。割完蜜后一周注意看看有沒有缺糖,不夠的話喂點。這樣做的好處是老王群在一個半月后基本可以達到6-8脾,如果這時候剛好有季節性蜜源,又可以強群取蜜,取完蜜再過15-30天度夏,蜜蜂也不至于二次分蜂。 分蜂:
不要分那么多群,一個地方的蜜源是有限的,分太多也養不活。一個地方養個幾十群,還一箱打幾十斤,一百斤蜜那是扯蛋,你以為那是水啊,隨便接?蜜蜂自己吃消耗都不夠,哪有蜜給你割。要想蜜多,多放幾個小場。實在沒條件,也沒辦法。
1讓蜂自然分蜂
自然分蜂分出的蜂群老幼蜂分布均勻,很快群勢就起來了。自然分蜂一般是老王飛走,由于老王比較重,所以剛分蜂一般就近接團,落的也不高。直接收就是了,然后在原群提脾給老王群(原群提脾不需要抖蜂,直接提不會打架,我個人一般是提兩脾割過蜜的封蓋仔,然后喂2-3升白糖水)。這時原箱一般還有3-5個王臺,不想多分蜂群,就把小的王臺全掰了處死,留一個。想多分群,直接一個王臺兩脾蜂,放新箱。
由于有回蜂,所以原群一般留的蜂少。比如有4脾,我想分兩群,提走3脾到新箱,一天后采集蜂回原群,再把新箱的脾抖蜂提1脾回原箱,這樣兩箱蜂量就差不多了。 新分的王臺群處王群,因為雄蜂多,不管你留了多少蜜,1周多,蜜肯定被吃空,記得補喂。
2人工手動分蜂
人工分蜂少了收蜂的動作,直接老王提走。壞處就是老王群大部分是幼蜂,群勢恢復要慢差不多1個月。王臺群發展是一樣的。
分蜂需要注意的是,王臺即便出了,處女王也可能交尾不成功,或交尾的過程中被燕子吃了。有備用王臺最好,沒備用王臺,從王臺出后第4天起每隔3天從老王群割一塊幾個到幾十個卵的脾,用鐵絲掛在脾上,如果這小脾上又起臺了,那就是處女王飛失了,等蜜蜂急造新王還是合群,自己看。要是處王交尾成功,從處王出臺到產卵10-15天。處王小,一般處王群都有雄蜂,都是全黑的,眼神不好的,就不要找王了,不容易找到。
處王飛失,我一般選擇和群。組建交尾群
如果你一開始就有組建交尾群的想法,在蜂群起臺的時候,在每脾起臺脾下面只留一兩個臺。然后等臺快成熟的時候,直接提脾放另一空箱就可以了。新箱的巢門最好跟老箱不同方向。
我一般在王臺封蓋3-5天的時候,把臺割了用鐵絲插在做了3分之一的脾上,再過1天,直接提脾組交尾群。(蜂群起自然臺的時候,強群一般都會有2-3張未做好的脾,上面有點封蓋蜜和封蓋仔)由于有回蜂,我會在原群提一脾抖一下,讓交尾箱里的幼蜂多一點。
交尾箱要做就做可以放你自己通用脾的交尾箱,2-3脾就可以了,交尾直接提一兩脾放里面。兩交尾箱巢門向兩邊呈60度角挨著放,失敗了直接兩交尾群合群(我組建交尾群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原箱交尾失敗)。交尾箱挨著其它群1.5米放,如果原群交尾失敗,交尾箱成功,直接抱交尾箱回去合群,交尾箱的回蜂可以投靠旁邊群。
交尾群合大群失王群
我組建的交尾群多半都是1/4脾和1/3脾,蜂不多500-1000只。天黑前3小時,扯把艾蒿放入要合群的兩箱里。交尾群讓脾離箱壁遠點,蓋好(天要黑的時候蜂會全部爬到脾上)。天蒙蒙黑直接把交尾箱搬過去,提脾放入要合的群,交尾群的脾放在離巢門最遠的位置(交尾群的蜂要出門必須從大群脾中爬過去,第二天都會重新認巢)脾間距離8-10mm。第二天查蜂,基本上王已經在大群的脾上了。 交尾群旁邊的群也丟一點艾蒿,讓交尾群的回蜂投靠的順利點。
失王
蜂王是蜂群的未來,蜂群沒王基本上就玩完了。
一般情況很少失王,突然失王一般會急造新王,要是急造新王交尾不成功,下一步就會工蜂產卵了。發現失王要么就是已急造新王臺,要么就是已工產,失王立馬就被發現的很少。
工產
工蜂產卵與蜂王產卵不一樣,王是一孔一卵,工產是一孔里面好幾個卵。工產處理網上有專門貼,自己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