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中成藥,左歸丸和右歸丸,一字之差,作用大不同
左歸丸與右歸丸,均為補腎方面比較常用的中成藥,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首先,從組方成分來看,二者都包含有這六味基本藥物。其中,熟地黃、山萸肉、山藥滋陰補腎、固精斂汗,枸杞子補肝腎益精血,菟絲子補肝腎、強腰膝、健筋骨,鹿角膠助陽,甘溫性味為重,是填精補腎之上品。
其次,左歸丸中加龜板膠補陰,二膠合用峻補精血、調補陰陽,川牛膝補肝腎、強腰膝、健筋骨,重在滋陰補腎,填精益髓。補陰藥中佐以扶陽藥,可起“陽中求陰”之效,主治真陰不足。
右歸丸加肉桂、熟附片溫腎陽、暖下元,杜仲補腎陽、益精血,當歸溫補腎陽,填精補髓止遺。方中扶陽藥中配以滋陰藥——熟地、山藥、山萸肉、當歸、枸杞子滋腎陰,養肝血,可收“陰中求陽”之效,主治元陽不足,精血虛冷。
最后,再說一下二者名字的由來。根據脈學上的“腎中之元陰,當候于左尺;腎中之元陽,當修于右尺”,左手尺脈候腎陰(水)之征,右手尺脈候腎陽(火)之征,遂將補腎陰的方藥定名為左歸,補腎陽的方藥定名為右歸,包含有陰陽互根、連綿不止的生生之意。
#奇妙知識季# #春日生活打卡季# #非常病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