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食品的膨松口感,主要依賴于膨松劑。用于膨化食品生產的膨松劑大多含有碳酸氫鈉和明礬。在各種膨松劑里,含有明礬的產品通常“價廉物美”,膨化效果好、氣孔細膩,價格也相對較低。實驗表明,明礬的用量越高,膨松效果就越好。然而,明礬中含有鋁元素,加入明礬就會帶來鋁的殘留問題。無鋁膨松劑雖然早已研制成功,但無鋁膨松劑的成本要比普通的化學膨松劑高3~4倍。因此一些不良商販為了降低成本,必然會選擇低成本的含鋁化學膨松劑。強制性國家標準GB 17401—2003《膨化食品衛生標準》規定,膨化食品鋁含量應≤0.5 毫克/千克。然而,因為追求“更脆”的口感,很多產品都添加了鋁含量過高的膨松劑,給膨化食品帶來了鋁超標的隱患。
鋁元素不是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相反還是有害健康的食品污染物。在毒理學上鋁元素屬于低毒性的金屬元素,不會引起急性中毒,但進入細胞的鋁可與多種蛋白質、酶、三磷酸腺苷等人體重要物質結合,影響體內的多種生化反應,干擾細胞和器官的正常代謝,導致某些功能障礙,甚至出現一些疾病。長期食用鋁含量過高的膨化食品,會干擾人的思維、意識與記憶功能,引起神經系統病變,表現為記憶減退、視覺與運動協調失靈、腦損傷、智力下降,嚴重者可能癡呆。攝入過量的鋁,還能置換出沉積在骨質中的鈣,抑制骨生成,發生骨軟化癥等。
對于兒童而言,食入超量的鋁會影響智力發育,認知能力會受到損害,另外他們成年后的血壓一般普遍較高。鑒于上述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建議家長少讓孩子吃含鋁高的膨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