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組基于血管和心臟結構與功能發生病理生理變化而表現為以血壓水平持續升高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無論收縮壓和(或)舒張壓的升高均將顯著促進主要心腦血管和腎臟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導致心、腦及腎的不良臨床轉歸風險大大增加。
頑固性高血壓,亦稱為抵抗性高血壓或難治性高血壓,臨床上很常見。相比之下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相對風險幾乎高了2倍,也是導致降壓治療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引起頑固性高血壓的原因有正確的認識將有助于成功地治療高血壓。在臨床實踐中,頑固性高血壓可分為4類:①假性抵抗;②藥物治療方案不當;③未能堅持治療或食用導致血壓升高的物質;④繼發性高血壓。
(中國高血壓健康管理規范2019)
1、血壓測量方法的不正確:
包括測量前未讓患者靜坐、血壓計袖帶過窄過短是假性高血壓的最常見原因。患者對降壓治療的依從性差可導致“假性頑固性高血壓”。
(正確的血壓測量方法)
2、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差
據研究,在5~10年隨訪期間,對降壓治療依從性良好的患者比例不足40%。在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中,約2/3的頑固性高血壓可歸為對治療的依從性差?;颊卟灰缽牡某R娫蛴兴幬锏牟涣挤磻⒔洕Ц赌芰Αχ委熜Ч膽岩?、藥物種類多、用法不一等。
此外,由于缺乏高血壓病的知識,認為疾病好轉而自行停藥或減量、忘記服藥、不知道高血病需長期服藥而造成治療不規律,也有的患者聽信公眾傳媒中的廣告宣傳,采用一些療效不能肯定的偏方、秘方。還有醫源性因素如治療方案太復雜,醫患溝通不良,對醫生缺乏足夠信任等也是導致血壓波動和血壓控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3、白大衣高血壓
此為假性抵抗的另一重要原因,在頑固性高血壓中占20%~30%。診所外藥物控制良好的慢性高血壓可由于白大衣效應疊加而造成假性抵抗性高血壓。
轉診到高血壓專家門診的患者中半數為假性抵抗,動態血壓監測能夠明確白大衣高血壓的診斷。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白大衣高血壓患者即使在多種藥物聯合治療后的診所血壓仍>140/90mmHg,但是只要動態血壓監測中平均日間血壓<135/85mmHg,仍然提示患者已得到妥當治療,預后良好。
約50%的頑固性高血壓是由于降壓藥物治療方案不佳或劑量不足、療程過短而產生的。許多頑固性高血壓患者是前后使用超過3種的降壓藥物,劑量未達到足量,療程也不夠長,不能輕易認為無效,有些頑固性高血壓患者僅僅需要改善聯合用藥,增加藥物劑量后就可以使血壓達標。
頑固性高血壓患者常有容量負荷過重,需要特別強調利尿治療的重要性,大約有60%此類患者對加用利尿劑或增加利尿劑的劑量治療有效。缺乏適當的利尿劑治療,包括無利尿劑,腎功能受損患者使用低劑量噻嗪類利尿劑,或短效襻利尿劑使用間隔過長(如每日1次呋塞米)均是降壓藥物抵抗的常見原因。
顯著腎功能受損亦可表現在血清肌酐濃度在106~123.7μmol/L范圍或者更低水平,特別是在老年骨骼肌總量小的患者。為了避免這個隱藏的危險,可根據血清肌酐濃度、年齡、體重以及點尿標本測定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同時采用公式計算腎小球濾過率,將其作為常規評估每個高血壓患者的基本指標之一。藥物治療的其他常見缺陷包括依賴單藥治療和劑量不足。
(腎小球濾過率GFR計算公式適用情況與優缺點)
升高血壓的一些藥物如非甾體消炎藥(NSAIDs)包括阿司匹林和選擇性環氧化酶抑制劑、選擇性COX-2抑制劑,擬交感神經藥物、中樞興奮劑(安非他命,哌甲酯)、口服避孕藥、促紅細胞生成素、環孢素、天然甘草及植物藥如麻黃堿。
非甾體消炎藥(包括阿司匹林)、選擇性環氧合酶2(COX-2)抑制劑等非麻醉性鎮痛劑,可能是最為常見的妨礙血壓控制的藥物。NSAIDs可使平均動脈壓增高約5mmHg,可阻礙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以及β受體阻滯劑等數種藥物的降壓作用。對乙酰氨基酚有小幅升壓作用,在頑固性高血壓患者的疼痛治療中,選擇對乙酰氨基酚要優于NSAIDs,并在疼痛緩解后盡可能停用。
還有一些與患者行為相關的頑固性高血壓常見原因:屢教不改的不良生活方式(肥胖、高鹽飲食、過多酒精攝入),或習慣使用具有升壓作用的物質,如煙草、可卡因、甲基苯丙胺或草藥制品等。
繼發性高血壓的最常見病因是未覺察的慢性腎臟疾病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1.慢性腎臟病變
美國NHANES分析高血壓患者16589人資料中,血肌酐高于141μmol/L(1. 6mg/dl)者占3%。盡管用了3種降壓藥,但血壓<130/80mmHg者不足15%。
2.腎動脈狹窄
20%的高血壓患者有單側或雙側腎動脈狹窄(阻塞≥70%)。腎動脈狹窄是頑固性高血壓的常見原因,尤其老年人如此。50歲以上的繼發性高血壓患者中12.7%為腎動脈狹窄。美國人90%的腎動脈狹窄是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但中國人腎動脈狹窄與西方不同,年輕人腎動脈狹窄多由大動脈炎引起,老年人多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
3.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近來研究提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是高血壓的常見原因。有研究提示高血壓人群中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占6.1%,在頑固性高血壓中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約占20%。
4.嗜鉻細胞瘤嗜鉻細胞瘤
占高血壓人群的0.1%-0.6%。陣發性血壓升高是典型的臨床表現。
5.庫欣綜合征庫欣綜合征
有70%~90%患者有高血壓表現。
6.其他
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縮窄、甲狀腺功能亢進、顱內腫瘤等。這些疾病盡管均有相應的臨床特征,但是在沒有明確診斷前,臨床上可能以治療困難的高血壓為主要表現。
常見可能導致頑固性高血壓的因素如下:
1.醫生相關的因素
①血壓測量不當;
②抗高血壓藥物使用不當;
③劑量不足;
④不適合的聯合降壓藥物方案;
⑤醫生惰性(血壓未控制時不調整藥物或加大劑量);
⑥醫患溝通不良;
⑦治療計劃復雜,特別是同時合并使用多種藥物,或者降壓藥物服用時間過于紛雜。
2.患者相關的因素
①白大衣效應;
②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
③患者教育不足;
④同時口服避孕藥;
⑤同時使用抗炎藥物或擬交感胺類藥物;
⑥長期使用類固醇;
⑦記憶或精神問題以及認知障礙(老年人);
⑧藥物花費超過支付能力。
3.其他因素
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②慢性腎病;
③原發性或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④嚴重動脈粥樣硬化疾病(老年人動脈鈣化);
⑤主動脈瓣硬化伴顯著關閉不全。
大量的臨床研究已經證實,有效而長期地控制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能夠顯著降低高血壓相關的疾病負擔,延長高血壓患者的壽命,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存質量。
然而,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達標率仍然不夠理想,超過一半以上的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尚未控制到至少<140/90mmHg,根據調查結果,中國的高血壓患者人口數已超過2.7億人,但高血壓治療率僅24%,血壓控制率僅6.1%,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鄒金兵,韓津津,韓麗華.難治性高血壓的定義演變與最新研究進展[J].中國醫學創新,2021,18(08):175-179.
[2]NavarroSoriano Cristina,MartínezGarcía MiguelAngel,Torres Gerard,Barbé Ferrán,SánchezdelaTorre Manuel,CaballeroEraso Candela,Lloberes Patricia,Cambriles Trinidad Díaz,Somoza María,Masa Juan F,González Mónica,Ma?as Eva,de la Pe?a Mónica,GarcíaRío Francisco,Montserrat Josep María,Muriel Alfonso,Oscullo Grace,GarcíaOrtega Alberto,Posadas Tomás,CamposRodríguez Francisco. Long-term Effect of CPAP Treatment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 and Sleep Apnea. Data From the HIPARCO-2Study.[J].Archivos de bronconeumologia,2021,57(3).
[3]Xu Yongfeng,Qiu Minjian. Case Report: Catheter-Directed Endovascular Thrombolysis for Refractory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in a Patient With Beh?et Disease [J]. Frontiers in Neurology,2021.
[4] 中國高血壓健康管理規范2019
[5]朱瑤瑤,林忠偉.頑固性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和治療進展[J].實用醫學雜志,2020,36(12):1689-1692.
聲明:本文為原創內容,作者kut,僅用于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