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等傳統能源,對于各國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其亦是不可再生能源,儲量終究有限,在各國對不可再生能源需求量越來越大的關口,必須盡快尋找替代品,否則或將面臨枯竭局面,再者,像煤炭、石油等能源還存在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如今地球生態環境面臨重大危機,如果不加以改善,情況或將持續惡化。因此,開發利用或研究推廣新能源就迫在眉睫,例如:太陽能、地熱能以及核聚變能等。
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首臺機組已經成功完成吊裝工作,據悉,“華龍一號”是當前核電市場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為其批量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也是我國核電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
另外,地熱能源的儲量也是十分可觀的,尤其是干熱巖地熱,其應用價值和利用潛力十分突出,而且在我國境內的儲量十分豐富,也就是說,我國干熱巖地熱能源的開發前景廣闊,對改善我國的能源結構和保障國家的能源安全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2019年7月,我國在山東發現了豐富的干熱巖礦床,主要分布在日照市莒縣、五蓮縣和威海市文登區,解決了我國急需能源的困局,據專家預測,能支持我國3800年的消耗。
可以說,山東地區的這座“巨型寶藏”有助于實現中國經濟的綠色轉型,而且我國探明的干熱巖儲量占到了已知地熱能源的30%以上。
隨著我國在干熱巖領域研究的愈發深入,逐漸知曉其對解決我國當前“能源困局”的重要地位。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我國現有化石能源逐漸走向枯竭,為我國敲響能源警鐘,在尋找新能源的方向上,地熱能源成為首選,或將成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支柱。
不過,這一能源需要更高的科技水平支撐,目前還存在諸多技術難題,好在我們有一個很大的優勢。
那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只要我國確定大方向,并堅定地實施下去,必將實現能源自主的夢想,進而引領新一輪產業革命。畢竟西方發達國家目前也處于技術開發階段,對這一能源也是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