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個渠道獲悉,曾經在資本市場上赫赫有名的“楊百萬”今天早晨不幸病逝,享年72歲。
“楊百萬”,人稱“中國第一股民”、原名楊懷定,祖籍江蘇鎮(zhèn)江,原上海鐵合金廠職工。1988年他從被人忽略的國庫券買賣賺取人生第一桶金,隨后成為上海第一批證券投資大戶,一度為股票市場上熾手可熱的風云人物。
據老股民回憶,當年上海市稅務局在九江路60號市稅務局門口設攤向市民宣傳個人所得稅,楊百萬前來咨詢。他利用各地國庫券的差價賺到第一桶金,問:“買賣國庫券收入要不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務局人告訴他,沒有這方面的政策,不用繳稅。他這才放心離去。
1989年7月,他來到上海靜安區(qū)一證券門市部一語驚人:'現在還有多少種股票,多少數量待售的?我全要了!'這一下門市部轟動了。楊懷定買了面值100元的電真空(現云賽智能,600602)2000股就走了。半年后該股票大漲,楊懷定在800元拋掉,凈賺150多萬元,“楊百萬”的外號因此不脛而走。
作為中國證券市場的早期參與者,實踐者和見證者,楊百萬在證券市場擁有許多“第一”:第一個從事大宗國庫券異地交易的個人,第一個到中國人民銀行咨詢證券的個人,第一個個人從保安公司聘請保鏢,第一個主動到稅務部門咨詢交稅政策,第一個聘請私人律師,第一個與證券公司對簿公堂,也是第一個作為個人投資者被大學聘為教授。他在1998年被中央電視臺評為“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風云人物”。
沉浮股海20多年后,楊百萬退出了股市舞臺,也很少參加公共活動,他兒子在經營和父親一起開發(fā)的炒股軟件,但是江湖仍有他的傳說。
在資本市場發(fā)展30周年之際,“楊百萬”接受《財經》記者專訪,講述了他的投資故事。他說,希望可以繼續(xù)見證中國資本市場的發(fā)展與進步。
網上有不少打著“楊百萬”名稱的賬號,未必是楊懷定本人,但也說明如今其在股市仍有一定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