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用才女謝道韞做典故的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詠雪”,現在也有“詠柳絮”用典的。才女出名了,后來作詩填詞的人,也有“柳絮”和“雪”正、反用典的,也有明用、暗用的。根據實際情況,都很有韻味。
謝道韞的故事見于《世說新語》。謝安在一個下雪的日子和晚輩們談論用什么比喻下雪。謝安的侄子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卻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大笑,后來謝道韞的詩才就傳開了。
謝道韞是東晉時期的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她與漢代的班昭、蔡琰等成為我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后來人們作詩填詞也都用“詠絮才”來形容有文采的女性。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這是《紅樓夢》里林黛玉、薛寶釵的判詞。意思是薛寶釵也是才女啊,詩詞作得好,人品也不錯,可惜了,最后落得個守寡的下場。
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這是蒙學讀物《三字經》里面的話,相傳為南宋人王應麟所寫。他特意把蔡文姬和謝道韞提出來,是要用她們的才女事跡教育感化孩子們,讓她們從小就知道歷史,就懂得做人,并養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立志做一個聰慧的人。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這個是韓愈《晚春》里的句子,有些地方習慣于楊柳連在一起叫,有的是指兩種樹,有的就是指柳樹一種。這里是暗用謝道韞的典故,也是反用典,即把楊花倒過來比成雪。
驚魚撥刺燕翩寰,獨自江東上釣船。今日春光太漂蕩,謝家輕絮沈郎錢。
這是李商隱《江東》里的詩句。李商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朦朧詩人,其無題詩和愛情詩更是隱晦迷離,難于索解。這首詩從表面上看,應是寫釣魚路上看到的江東一帶的景色,其中“謝家輕絮沈郎錢”,當為柳絮和榆莢,也是用典。
最后我說一下《三國演義》里的三顧茅廬吧,結尾處就有“一天風雪訪賢良,不遇空回意感傷。凍合溪橋山石滑,寒侵鞍馬路途長。當頭片片梨花落,撲面紛紛柳絮狂。回首停鞭遙望處,爛銀堆滿臥龍崗”。詩中用梨花、柳絮、爛銀喻雪,用環境襯托孔明的高潔,也是用典。
總之,自從謝道韞詠雪詠柳絮的美談流傳下來之后,歷代文人創作模仿以及用典的成功作品很多,詠絮才也成了文人美女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