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的危害
影響TIMI血流,發生遠端微血栓栓塞,甚至無復流。
觸發血管收縮,導致行急診PCI時預計血管直徑有誤,選擇支架尺寸準確度下降。
急診PCI時發生的血栓移位或者遠端栓塞可能影響分支灌注。
處理策略
高血栓負荷的定義
TIMI血栓分級標準
(1)0級,無血栓;
(2)1級,模糊的血栓影;
(3)2級,確定的血栓影像,長度小于血管內徑的1/2;
(4)3級,確定的血栓影像,長度為1/2到2倍血管內徑之間;
(5)4級,確定的血栓影像,長度大于2倍血管內徑。
(6)5級:血栓形成導致完全閉塞。
基于以上分級,冠脈造影顯示冠脈閉塞相關血管有下列特征之一即提示為高血栓負荷:①大于參照血管內徑三倍以上的長條形血栓;②閉塞近端存在漂浮的血栓;③閉塞近端有>5 mm長的條形血栓;④閉塞近端血管沒有逐漸變細的突然齊頭閉塞;⑤冠脈閉塞相關血管的參照管腔內徑>4 mm;⑥閉塞遠端造影劑滯留等;⑦直接PCI術后無復流發生的獨立預測因素;⑧高血栓負荷導致死亡率增高;⑨高血栓負荷導致支架內血栓發生率明顯增高。
進行血栓負荷分級對于預測臨床預后很有幫助,同時可以幫助選擇最好的治療急性心肌梗死PCI手術的方法。
STEMI患者常采用直接PCI治療,目的是恢復心肌血流,恢復心肌組織血流灌注,是治療STEMI最有效的措施,可極大地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預后。
急診PCI血栓處理流程
小結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繼發血栓形成是其主要發病機理。
血栓形成后隨著時間的延長血栓質量增加、密度及負荷增大。
來源
李國慶. 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負荷的處理策略. 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二次全國心血管年會.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