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難過,我老公早上突然就沒了,才43歲,一點征兆都沒有。昨天晚上我早早的睡了,半夜我聽到有聲音,應該是我老公回來了。平時老公應酬比較多,總是半夜回來,所以工作時間我們都是分房睡的。早上我起來送完孩子上學回來,還沒看見老公起床,就到次臥喊他,叫了幾聲沒反應,我以為是他太困了,推了幾下,也沒反應,翻過來一看我老公面色青紫,沒有意識了。我趕緊撥打了120,送到醫院急救。到醫院搶救一段時間后,醫生說來太晚了,搶救不過來。為什么好好的人,突然就沒了呢?”郝女士咨詢醫生。
郝女士今年43歲,在一家國企擔任會計一職,這天早上,她像往常一樣,早早地便起來送孩子上學,然后再接著去上班,在去上班的路上,她突然想到有東西落在了家里,于是,只好掉頭回家拿東西。
回到家后,郝女士看到老公還沒起床,就到次臥去喊他,叫了幾聲也沒反應,她以為是丈夫太困了。就上前去推了他幾下,結果也沒反應,
翻過來一看,只見丈夫面色青紫,已經沒有意識了,這可把郝女士給嚇壞了,愣了幾秒后,她才反應過來,趕緊撥打了120,很快,救護車便趕來了郝女士家中,將其丈夫送往醫院急救。
到了醫院之后,醫生立即對郝女士的丈夫進行急救,但由于送來的時間太晚了,已經錯過了最佳搶救時間,所以,人最終還是沒能搶救過來,對此,醫生也是深表遺憾。
得知丈夫已經死亡的這一噩耗,郝女士在急診室里哭得撕心裂肺,等她情緒稍微平靜了之后,醫生詢問道:為什么這么晚才發現其丈夫的癥狀呢?
郝女士哭著解釋道:由于她丈夫平時應酬比較多,總是弄到深更半夜才回來,嚴重影響到她的睡眠質量,為了提高雙方的睡眠質量及工作效率,他們經過商議后決定,平時的工作時間都分房睡,
昨晚郝女士早早便睡下了,半夜的時候好像聽到了老公回來的聲音,由于這么多年一直都是這樣的,所以她也沒怎么在意,沒想到,今早丈夫就突然沒了,一點征兆都沒有。
說完這些以后,郝女士才緩過神來,詢問醫生,為什么好好的人,突然就沒了呢?醫生一邊安慰郝女士一邊解釋道:從其丈夫的身體體征來看,應該是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那么,明明昨天出門時還是好好的人,怎么突然就病得這么嚴重了呢?心肌梗死又是什么病呢?郝女士哭著詢問醫生,醫生解釋道:
心肌梗死也被稱為心肌梗塞,通俗來說就是心臟病發作,是冠心病的一種類型。心臟病發作時,流向心臟的血液被嚴重減少或阻斷,阻塞通常是由于脂肪、膽固醇和其他物質堆積在心臟(冠狀)動脈所致,
這種含脂肪膽固醇的沉積物稱為斑塊,斑塊積聚的過程稱為動脈粥樣硬化。有時,斑塊可能破裂并形成阻塞血流的凝塊,缺少血流可能損傷或破壞部分心肌。
心臟病發作的癥狀存在差異,有些人只有輕微癥狀,有些人會出現嚴重癥狀,有些患者沒有癥狀。
常見癥狀包括:感覺像是壓迫、緊縮、疼痛、擠壓或酸痛的胸部疼痛;蔓延至肩部、手臂、背部、頸部、顎部、牙齒以及有時蔓延至上腹部的疼痛或不適;
出冷汗;頭重腳輕或突然感到頭暈;惡心;氣短等。有些時候,心臟病發作的首個癥狀體征是心搏驟停。
有些心臟病發作很突然。但也有很多人在幾小時、幾天或幾周之前就會出現警示體征和癥狀。持續存在且休息后未消退的胸部疼痛或壓迫(心絞痛)可能是早期警示體征。
聽了醫生的解釋,郝女士對心肌梗死這一疾病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她不明白的是,其丈夫的身體多年來一直都很好,怎么就會得了并且死于心臟病呢?造成這一疾病的原因是什么呢?
醫生解釋道:冠狀動脈疾病是大多數心臟病發作的病因。發生冠狀動脈疾病時,一條或多條心臟(冠狀)動脈發生阻塞。這通常是由被稱為斑塊的含膽固醇的沉積物所致。
斑塊可能使動脈變窄,減少進入心臟的血流量。如果斑塊破裂,可能會導致心臟中有血凝塊。
當然,并非所有心臟病發作都是由動脈阻塞引起,其他原因包括:冠狀動脈痙攣;某些感染(例如:COVID-19 等病毒感染);自發性冠狀動脈夾層(SCAD)等。
此外,一些外在因素也是導致心臟病發作的原因,例如:年齡;家族遺傳史;缺乏運動;不健康的飲食;壓力;非法藥物使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鑒于郝女士丈夫因心臟病發作而身亡,醫生也給郝女士普及了一些相關的預防措施: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抽煙。保持健康的體重,選擇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定期運動,管理壓力。
2.管理其他健康問題。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疾病可能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如果患有這些疾病,要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此時的郝女士還處在深深的悔恨自責當中,她認為都是她平時對丈夫的關心不夠,都不知道丈夫具體的身體情況,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雖然悲痛萬分,后悔不已,但人死不能復生,未來的路還很長,逝者已矣,活著的人也要繼續生活下去。
參考文獻:[1]王飛.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22,30(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