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以來,長江流域多發暴雨,多次出現洪災,引發社會關注。關于2020年洪災這個社會熱點,我們需要注意掌握以下幾個常識性問題。
一、為何長江流域多發洪災?
首先,受到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影響。長江流經濕潤地區,流域支流多,受雙重季風影響,降水多且集中,5月,雨帶位于長江南岸,6月位于干流及北岸。夏季多暴雨,干支流汛期長,水量大。異常年份,雨帶徘徊于長江南北兩岸,使南岸洪水、川江洪水、漢江洪水同時襲來,干流出現特大洪水。
其次,長江中下游地勢低平、排水不暢。中游地區地勢低平,水流緩慢,泥沙淤積,排水不暢。沒有足夠的調洪、滯洪的場所,“九曲回腸”的荊江河道汛期河水排泄不暢,水位抬高,加劇了長江的洪災。中下游平原地區地勢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暢,是導致澇災發生的根本原因。
二、為何今年的洪災特別嚴重?
這不得不提到一個氣象學的常識--厄爾尼諾現象。2020年05月08,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9年11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并持續維持厄爾尼諾狀態,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厄爾尼諾暖流,是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東部,自南向北流動著一股著名的秘魯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溫普遍升高,向西流動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強。恰逢此時,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向南移動,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轉成西北季風。西北季風不但削弱了秘魯西海岸的離岸風--東南信風,使秘魯寒流冷水上泛減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著水溫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魯寒流的水溫反常升高。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稱為“厄爾尼諾暖流”。
三、我國的防洪工程有哪些?
1、三峽水電站。即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又稱三峽工程。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
2、丹江口水利樞紐。丹江口水利樞紐位于中國湖北省丹江口市、漢江與丹江匯口以下800米處,是開發漢江的第一個控制性大型骨干工程,具有防洪、發電、引水、灌溉、航運、養殖等綜合效益。
3、荊江分洪工程。荊江分洪工程位于湖北省公安縣境內,緩解了與上游巨大而頻繁的洪水來量不相適應的矛盾。
4、杜家臺分洪工程。該工程位于漢水下游右岸湖北省仙桃市杜家臺,主要用以分泄漢水下游河段超額洪水,也可蓄納長江部分洪水的分洪工程。
5、三門峽水利樞紐。三門峽水利樞紐是新中國成立后在黃河上興建的第一座以防洪為主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控制流域面積68.84萬平方公里,為國家大型水電企業,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
以上內容希望可以給各位備考的同學以啟發,在復習時政的過程中注意提高對事實的關注程度,增強從時事中發掘考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