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我4歲的女兒,在和我走在路上的時候,突然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向我道歉。
這件事小到我都無法還原了,是看了手帳才想起來的。
是孩子在飯店看動畫片的時候,有別的孩子湊過來看,她不樂意,就哭著把那個孩子擠開了。
當時我沒說她什么,她和我單獨在一起的時候我才和她說,這件事做的不對,喜歡的動畫片和朋友一起看才精彩。
她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的就良心發現什么的,跟我道歉。
她說:“媽媽對不起,我今天犯錯誤了,我以后再也不犯錯了,絕對的。”
我和她說:“沒事啊,犯錯誤很正常,不犯錯就長不大了。”
輕描淡寫的一段對話,晚上帶著孩子寫手帳的時候,我問她今天有什么要寫的,孩子就說:媽媽說,犯錯誤很正常,不犯錯就長不大了。
這個我確實沒有想到,孩子居然會對這件事記的那么深。
總的來講,我覺得我的孩子是個很乖的孩子。
我從不阻止她做大多數不危及性命的事。
曾經她還很小的時候,我給她一杯紅心火龍果汁,那時候她兩歲,完全get不到這是什么東西,該怎么喝什么的。
結果就用了各種方法,包括把手伸進去抓之類。
最后的結果是,小孩整個人連人帶衣服的全部變成了火龍果的顏色。
整個過程我就蹲在旁邊默默的看著,覺得很有趣,孩子新鮮探索的過程真的比想象中美好。
前兩天還發生了一件我幾乎崩潰的事情,給孩子報了一個網絡繪畫一對一的課程。
當時信心滿滿,非常高興孩子能有這種學習機會。
一開始,孩子非常積極主動的和老師互動,老師問一句她答一句,行云流水的我都有點驚嘆。
開始上色的時候,整個孩子都亢奮了。
畫到最后的幾個動作是:把整個手掌涂滿顏料在紙上印,不過癮,再把顏料直接的擠到紙上,用手抹開,然后再拿一個顏色擠在抹開的色塊上,接著,把一整杯水倒到畫紙上,再用濕紙巾把水擦開,最后,我的整個畫板、畫桌到地面,全是紅色配藍色以后混成的深紫色。
到今早我收拾的時候,我都恨不能扔了那幅畫,但是,仔細看看,孩子玩的也真是創意得很。
重要的是,孩子那天真的超級開心,概念上記得在跟著老師學畫罐子。
我不知道別的媽咪看到這種狀況作何感想,反正我當時是很崩潰的狀態。
我一直有個疑問,孩子為什么要很乖?
孩子把不乖、討厭的一面暴露給家長,當家長的才好判斷孩子哪些方面需要修剪掉,免得危害社會唄。
如果孩子不是當著自己父母的面把錯誤犯出來給父母糾正的話,到別人面前犯錯誤,豈不是會被別人收拾?
我曾經和一個奶奶一起遛娃。
那個奶奶對自己的孫子真是寵愛呵護無比,孩子每一個動作都能換來她的斥責,或著說關注。
我的孩子和那個小男孩一起在游樂場玩的時候,來了另外一波孩子。
那個小男孩立馬就說,你們出去,不要在這里玩。
奶奶聽見就開始斥責他。
斥責了幾次小男孩根本不理。
我就說,別說話,看孩子怎么做。
此時就看到,孩子眼睛不停的掃奶奶,看奶奶怎么沒有關注他,沒有斥責他。
他接著開始用礦泉水瓶打另外一個大哥哥的腳底。
我還是攔著奶奶,我解釋,看看你不表達關注的時候,孩子會怎么處理矛盾,如果孩子被打了,你得看看你的孩子能不能保護自己。
結果小男孩全程逗那哥哥的時候,都在看奶奶的反應。
最終是沒有出大矛盾,畢竟他下手很輕,可是他突然發現,奶奶并沒有他以為的關注他,他用來引起關注的壞動作并沒有達到效果。
我自己就是“乖孩子”,從小是乖孩子,長大是乖大人,對別人討好到自己生了孩子。
我一直臉都笑僵了的迎合別人,卻沒有得到別人真誠的尊重。
時間終于讓我明白,這個世界不會給好人留好空間好資源,只會遵照那些拿佛祖石像當磨刀石的人的意見。
因為他們什么都不怕,沒什么底線可以被拿捏。
你可以成為一個心存善念的人,但是你得知道怎么去和這些人劃清邊界。
你得足夠強硬,才能讓沒有底線的人尊重你自己的邊界。
而磨清這個邊界的一大方法,就是得去磨,得去實踐,得去碰撞,得去犯錯誤。
簡單說,你必須學會“不乖”。
昨天帶我女兒去玩,兩個小男孩排擠我女兒,他們玩車不帶我女兒玩。
女兒跑過來說:媽媽,他們不和我玩。
我說:你試試拿你的玩具去和他們換換。
女兒去了,她的玩具被玩了,但是另外兩個男孩還是不接受她。
女兒又來找我。
我說:你去爭取自己的機會啊,你建議大家排成三角形傳著玩啊。
孩子又屁顛屁顛的跑過去溝通了。
過了一會兒,一個男孩尖叫著我姑娘的名字,“X!X!X!”,然后沖到我小妞面前,作勢要打。
我女兒柔弱的坐在墻邊,手上拿著小男孩的車。
我正和小男孩的媽媽聊天,男孩媽媽很著急,大叫了她孩子的名字,我攔住了,我說:看看會發生什么,我姑娘也不是吃素的。
我其實當時更想看到,如果我的小妞真的被傷害了,她有沒有能力保護自己。
結果,什么都沒發生,小男孩被另外的人拉走了,我女兒起來的時候還很生氣的跺了跺腳,也想還手的意思。
我知道我孩子有這種火氣來保護自己,但是,四歲的孩子還太小了,不懂得怎么樣的出手是最合適的。
我當時還在想,要告訴孩子,當別人站在你面前威脅你的時候,你一定學會站起來回應對方。
你可以不用動手,但要學會不怒自威。
不過這些都是多余的想法,沒有一秒鐘,幾個孩子又高興的玩成一團了。
只是這次,我女兒獲得了一起玩的機會,兩個小男孩的車,傳到了她手里。
我其實得到過作為“乖寶寶”的很多隱藏福利。
但是我更希望我的孩子不要成為“乖寶寶”。
我希望她有一天會毫無顧慮的和我起沖突,告訴我她的想法,而不是對我心生怨恨又不肯說什么。
我可能會很粗糙的對待她的沖突、她的脾氣,但是我也希望孩子能明白,不管我是怎么對待她的,那都是她的命數,希望她不要害怕。
我的孩子看到別的媽媽罵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會說:這個媽媽沒有處理好自己,不是那個小朋友的錯。
是的,這也是我一直告訴我孩子的,如果有一天我也對她發脾氣,那是我沒有處理好自己,不是她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