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經常會這樣感嘆:都是別人家的,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男朋友等。為什么都羨慕別人家的呢?因為自己家的熊孩子不聽話,太調皮,不聽管教。現在好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總是跟自己對著干,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也因此家長的耐心被磨得快沒了,經常沒有耐心時會對孩子吼,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不聽話,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也只會越來越遠。那在生活中怎樣才能讓孩子不那么叛逆,怎樣做才能讓自家孩子也變成別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對這個世界上慢慢的有了自己的認識和想法,他們不再對父母的說法深信不疑,這也就是孩子不聽話的來源,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不再是逆來順受的小寶寶了。想要改變這種矛盾,家長需要有很好的耐心和正確的教育方法。
面對不聽話孩子的'逆反'家長可以這樣做
夸贊孩子具體的方面
孩子叛逆不聽話可能是不被家長肯定導致的,有些家長就是比較專制,認為自己什么都是對的,孩子就應該服從自己的想法,但是家長不要忘了孩子也是有自己思想的,如果一味地否認孩子,對他做的任何事都不給予肯定和贊揚,慢慢的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會受到挫傷,結果就是他不再聽你的話,因為孩子覺得不管怎樣反正都得不到肯定那我為什么要聽話。在生活中,家長對孩子應該多一些鼓勵和贊揚,而且要贊揚他具體的某一舉止,或具體哪一件事他值得被表揚,而不是籠統地說孩子你真棒。
這樣,孩子從家長那里得到了肯定,也就不會和家長處處作對,因為他會覺得你和他是站在一邊的,你們是有共同認知的好朋友。
讓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加強溝通
每個孩子都渴望被尊重,渴望被理解。不管對與錯,一個人發脾氣肯定也是有原因的,何不妨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原因和想法,這樣家長也可以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如果孩子的想法是錯誤的,家長就可以糾正他的這種錯誤想法,并告訴他正確的做法。所以加強溝通還是很重要的。
適時的反思自己
有時候孩子身上的一個小問題往往反映出的是一個家庭的大問題。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因此家人通常給予的寵愛更多,集全家人的寵愛于一身。嬌慣的孩子通常就會覺得家長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應當的,因此只要家長有一點點沒有順自己的意,他就不干了,就聽不進去話,也因此一些獨生子女變得驕縱蠻橫,任性自私,不懂得分享。
這個問題不是一兩個家庭的問題,而是現在好多個家庭都存在的問題,從這些孩子身上就反映出了他們家長的教育方式可能存在不妥,一味的溺愛孩子是會害了他的,以后孩子走上社會沒有人會寵著他,讓著他。所以家長從孩子身上應該意識到這個問題,適當的也得改變一下自己。
每個孩子生來都是一個可愛的小天使,因為人之初,性本善。所以,只要家長后天的教育管理是正確的,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別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家長會有所感悟,希望對您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