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有很多小孩子,要么胃口很差,吃飯是個大難題;要么吃飯習慣很差,一頓飯要喂好長時間;要么非常的挑食……我就想,以后自己的孩子決不能這樣,一定要好好激發孩子的吃飯興趣,以保持孩子的食欲,讓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點擊加載圖片
本著這樣的想法,我們盡可能的讓寶寶參與的吃飯當中來,讓寶寶認為吃飯是一件樂趣。每頓飯讓他吃到8分飽為止,如果寶寶胃口不好,也會允許他可以少吃一點,不固定飯量,只鼓勵自己吃,但不強迫。
點擊加載圖片
總的來說,寶寶的食欲和吃飯習慣都挺好,我們也很少操心。在寶寶2歲的時候,平時身邊來回走動的小朋友多了,我發現零食可以幫助他,增加跟其他小朋友之間的互動。于是就自作主張的幫他在家里準備些零食,比如面包、蛋糕、蛋黃派、果凍、優酸乳等等。
點擊加載圖片
同時,也跟寶寶事先講好,這些東西不能吃多了,吃之前要跟大人說。大多數情況,寶寶都能很好地遵守我們跟他的約定。可是,在孩子最容易積食的季節里,這些零食卻成了我的心病。
點擊加載圖片
白天,寶寶由爺爺奶奶負責照顧,他們對孩子吃零食幾乎不限制,孩子只要開口要,他們就給。尤其是孩子發脾氣的時候,零食更成了他們的“哄娃神器”。零食的熱量很高,孩子吃多了,很容易會積食。這不,這兩天寶寶就發生了很嚴重的積食,兩頓飯,一粒米都不進,吃了藥還是沒胃口,晚上睡覺也不停地翻騰,還會哭兩聲,白天就嚷嚷著“肚肚不舒服”,火氣大、口氣重、舌苔也很厚。
點擊加載圖片
我們帶孩子去看醫生,醫生也說,“十個孩子九個積食,孩子脾虛愛積食,零食是“元兇”,讓孩子遠離點。”醫生給開了點金棘,讓我回去用開水給孩子沖了喝,三天以后,癥狀明顯緩解,胃口也好了。這段時間,我們給寶寶的飲食,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則,同時也讓寶寶遠離零食,并跟爺爺奶奶溝通好:孩子這段時間腸胃不舒服,一定不要給他任何零食吃。
點擊加載圖片
得到爺爺奶奶的支持,寶寶積食的問題也算告一段落,解決了孩子積食的問題,算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是,我現在還在懷疑,當初特意給寶寶準備零食,真的是我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