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開頭寫了一段話:“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那么我們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時代呢?
有人說這是一個信息的時代,但這也是一個焦慮的時代;我覺得這是一個創新的時代,這是一個思維的時代。
思維是什么?我們常常也會聽到各種思維,比如換位思維、內省思維、前瞻思維、積極思維、成長式思維、發散思維、復合思維、分析性思維、綜合性思維,互聯網思維、共享經濟思維、量子思維等。
思維就是思想的大小,是人腦借助于言語、表象和動作實現的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映。人與人之間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思維方式的不同,不同的思維方式,會讓相同的時間和資源在不同的人那里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最終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優秀的思維方式雖然不能一定讓一個人強大,但強大的人,是一定具備好的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如此重要,家長要給孩子培養什么思維方式才能幫助孩子實現更好的人生呢?
成長型思維
人一般會有兩本基本的思維模式,一種固定型思維,另一種成長型思維,這兩種思維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批評和挑戰時的想法明顯不同。
如何培養成長型思維?
舉一個例子:當孩子考試得到100分或是答對了題,不要說你真聰明,而是要表揚孩子真努力,找到了有效的學習方法。這一表揚方式能夠讓孩子認識到重要的是過程而非結果,認同孩子學習的過程,對于孩子的投入進行表揚會塑造孩子的韌性,幫助孩子不斷應對挑戰,并從失敗中學習。
創新思維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創新成為時代發展必備的能力。孩子正是處于積極認識世界的階段,所以這階段是啟發創新思維的最佳時機。
培養創新思維需要引導孩子想象,想象力是一切創造的原動力,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多做一些假設,多進行提問。看到路邊的人行道凸起,問孩子為什么要這樣設置,啟發孩子思考問題;我們出門郊游,問我們要去哪里?干什么?坐什么車?帶什么?多問為什么,多做比較,多鼓勵孩子想象。
除此以外,繪畫對于創新思維也有很大的啟發,孩子在繪畫前都需要思考,構思內容,每一筆應該落在什么地方,所畫物品形狀,顏色,物品在畫面上放置的位置……將自己的想象融入畫中,鍛煉創新思維。
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是人腦的一種理性活動,思維主體把感性認識階段獲得的對于事物認識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運用概念進行判斷,并按一定邏輯關系進行推理從而產生新的認識。
邏輯思維發展的總趨勢是:由動作思維發展到形象思維,再一次發展到抽象邏輯思維,因此對于孩子的培養在不同階段的側重點不同。
對于3歲以下以動作思維為主,因此這個階段主要對孩子的爬行、翻滾、蹦跳等平衡動作進行訓練;3-6歲開始進行形象思維訓練,重要的是鍛煉空間感和立體感,這階段借助積木、魔方等實物進行訓練;6歲以上就進入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階段,教會孩子獨立思考,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目前最為有用的培養方法就是編程課程,孩子通過編程游戲思考過程目標,通過哪些方式才能達到效果,這種培養是主動的,快樂的,而不是強塞的。
思維方式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結果的質量影響著一個人的命運。從小培養這幾種思維方式,才能找到人生最正確的打開方式。